古代人怎么把种子变大米,又没机器??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21:50:55

打谷机都是很现代的工具了,是用的"对冲";就是下面是一个用大块石头在里面凿出一个椭圆的孔,上面有一个与椭圆孔形状一样的石块,小一点而已,然后相互不停的冲撞,就把谷子的皮给磨掉.

椿米啊

手工机器 很累 但是可以做到 谷壳和大米的分离

现在很多偏远农村依然在采用这种方式!

从前,潮汕乡镇居民常用土砻(石磨的一种)将稻谷脱壳成米,然后才将大米用水浸湿,再然后经过石臼捣碎成米粉末儿———潮语将这个过程称为“椿米志”。经这种办法制成的米志粉大多于时年八节来临之时,用以作?原料。

“椿米志”也叫做“椿臼”。民间用的石臼分为两种,其中有用双手抱臼锤,上下捣动的称为手臼。另一种是需用脚踏动支在两只支架上,其一头为木质短脚踏柄,以带动另一头其前端装有铁锤头的长臂木柄,它的铁质锤头在镶入地里的大石臼中不断撞击的脚臼。脚臼比手臼要大好几倍,工作效率也要高好几倍。旧时乡镇上的邻里及族亲之间,常常凑钱置设一个或数个共用的石脚臼,以应付年节急用。

http://cstc.lib.stu.edu.cn/printpage.asp?ArticleID=2280

古代的人吃的米是将稻谷装在石制的容器里摏(chong)出来的。

打谷机啊!很简单的原理!不是什么都得用机器的,现在有的农村还在用打谷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