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不同历史的审美特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23:54:15

建议买一本中国美术简史看看,或者自己到网上搜索下,网上粘贴了也没意思

中国美术在数千年历史发展中有着光辉悠久的传统和极其丰富的遗产,有着它本身的发展规律并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格,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中,既有着前事继承的关系,又受着时代的影响,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1,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美术与人类的物质生活紧密联系,具有高度发展的彩陶艺术和青铜器艺术,既是生活实用品,又是审美对象;

2,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学术思想及其审美主张,对以后封建社会的美术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3,秦汉时期,雕塑,绘画与工艺美术各自独立发展,造型艺术形成写实的基本面貌而又不乏浪漫的表现手法,统治者也有意识的使美术为其统治服务,“恶以诫世,善以示后”,“存乎鉴诫者,图画也”,体现出美术的重要社会功能;

4,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美术的艺术表现手法,有着重大发展,由略而精,加强了审美作用,同时,外来佛教艺术与传统美术在互相碰击中逐渐走向融合,至唐代而形成崭新的民族风格;

5,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美术高度发展的光辉时代,尤其是绘画的发展,名家辈出,技艺精湛,风格千变万化,人物,山水,花鸟,明确分科,形成中国传统绘画的三大门类;

6,元明清时期,封建社会逐渐走向衰落,具有复杂因素的文人画,在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蓬勃发展,为传统绘画在内容的深入开拓及表现形式的发展上添入新的因素,最终形成诗,书,画,印四位一体的艺术形式,一直延续至近代,在世界美术体系中独放异彩,也是东方艺术的代表。

先后经历了三大时期,逐渐形成了相对古代和外国的五大特点

你问的太笼统了,你先确定问哪个时期的在回答你,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