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张国荣 一个倾国倾城的男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2:41:03

“哥哥”,这是人们对张国荣这位极具争议的前辈巨星的“爱称”,而我更愿意叫他“Leslie”,高贵性感,一如张国荣二十年不变的本性。

  1999年的秋天,一个比往年更晴朗、干爽的季节,所谓的世界末日并未到来,大众一面在迎接千禧的热闹中打发时日,一面任由各种怀旧、期待的复杂心理在空气中流散,张国荣复出后的第二张粤语大碟《陪你倒数》就在这时推出,依然是汹涌澎湃、大肆扩张的红色版图,依然是踩着C.Y Kong华丽绮靡的电子弦乐,只不过,从封套的标题上,我们已感受到了咄咄逼人的弦外之音……

  哥哥的前世今生,莫非就这样开始了世纪末的倒数?

  前世深蓝

  [深蓝,前世深蓝,代表忧郁、高贵、别具一格的品味,张国荣的前世,一部深蓝版的《阿飞正传》]

  在香港乐坛的80年代的辞典里,张国荣是一个“非常”的人物,他不是许冠杰,因为他没有开创粤语流行曲先河的资本,他的歌曲大部分都是改编作品。他不是谭咏麟,因为他没有那样的微笑阳光,老少咸宜。他不是陈百强,因为他虽然忧郁,却没有在“粉红色的一生”中死去,仍炽热拥抱生命。他不是人见人爱,但是,他也被很多人宠爱,溺爱,错爱,无怨无悔的爱。

  很少有人会相信,张国荣,至少领先了香港流行乐足足5年的轨迹。

  而这5年,风好是他从退出到复出歌坛的时间差。也就是说,张国荣当初推出退出歌坛,是因为他走得太前,太快,他的音乐风格,他的演艺追求,他的情感取向,都与“健康”的主流风气存在不可调和的冲撞,在“乱棍打死异端”的年代,他不可能大胆去说,大胆去做,大胆地向全世界展现他最真实的一面。

  只有在电影里,我们可以窥见他的一些蛛丝马迹。因为,影象是最虚幻的,人们不会轻易把张国荣等同于电影里的人物,而只会说他“多面”、“有型”、“可塑性高”。从而暂时疏忽了对他的攻击。

  其实,电影里的张国荣,的确折射出了他本人一些正面、反面和侧面的人格、情怀。《鼓手》,一部普普通通的青春励志片,但“默默向上游”的自勉正是张国荣成名的箴言。《胭脂扣》,关锦鹏扬威柏林影展的代表作,多情而阴柔的“十二少”,让人隐约洞察张国荣的感情世界。《英雄本色》,正直而单纯,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