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古人写字是从右而左、从上而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5 11:18:27

汉字有左右结构,也有上下结构,纵向是否比横向更能预防阅读的误会,很难说。

首先,古人之所以竖着写,是因为在造纸术发明以前,古人是在竹木简牍上写字的。而竹木简牍都是窄长的竹木片,用绳串起来可卷成册。“册”字就是简牍的象形字。而打开卷册自然是右手执端,左手展开方便。所以,书写也就是自上而下,从右往左了。
其次,从汉字的特点和人的生理习惯来看,因为是右手写字,左手执册,一个字的笔顺自然是从上至下,自左而右的方便。如果从右往左写,写左半部时,毛笔势必挡住右半字形,不便于安排结构,影响结字的美观。而每个汉字的末笔都是在中下或右下,写完上一字的末笔紧接着写下一字的起笔,竖式书写比横式书写更方便,更便于笔势的连贯。
第三,汉字书写的自上而下,自右而左,也反映了古人的尊卑思想。古代,上为君,为父母;下为臣,为子女。右为大,左为小。“无出其右”就是没有超过的意思。竹简的书写,是一片片单片写好后再装订的,不存在书写之前展开的问题,倒是有书写之后(竹简顺序)排列的问题。一般是左手持简,右手写字,写好后自然由左手放下,既然是由左手排列的,向左排开大概比较顺。

因为他们是用右手刻在竹子上,并且他们认为右尊左贱。

竹简上书写的习惯一直保持了下来
知道1949年,这个习惯被法定改变了

因为古代人们以右为尊!

顶楼上,古人以右和上为尊,比如在评价某人时,说"莫出其右"或"无可及上"的,都是赞扬.主人请客,坐在右手边的是最重要的客人.
相反,"左"就有贬义,比如贬官就叫"左迁",比如韩愈名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二楼的我同意,习惯原来是这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