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茨威格版 的创作背景?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18:46:18

斯台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生于维也纳一个企业主家庭。1899年中学毕业后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1903年获博士学位。16岁就在刊物上发表了处女作。他擅长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法深入探索人的灵魂。他的作品匠心独具,充满人道主义精神,“以罕见的温存和同情”(高尔基语)塑造了不少令人难忘的女性形象。同时,他的作品中强烈的抒情色彩也令人倾倒。
茨威格素以描写人物的心理著称,尤其擅长刻画女性心理,塑造女性形象。这从他作品的标题中就可以见出,如:《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女人和大地》、《家庭女教师》等等。茨威格笔下的女子,都是丰姿华美、痴情多感的,她们带着偏执与渴望,一下子栽进爱情中,永不言悔。但这些命薄缘浅的女人,总是难以逃脱被伤害的宿命,灵魂深处烙上了永远的疼痛。如同一名心灵捕手,茨威格总能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去洞烛人类心灵深处最隐秘的一隅。同时,茨威格又是残酷的,他毫不留情地把人物的内心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地撕剥开来,将那些不曾示人的思想情感赤裸裸地暴露在阳光之下。所以,在每个看似平淡的人物、故事背后,都蕴藏着复杂无比的情感波澜。《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无疑就这样一部代表性作品。在作家娓娓叙述着的一个关于单恋的故事中,女主人公矛盾复杂的内心世界被开掘得淋漓尽致。她对小说家R的爱是那么纯洁,“因为在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比得上一个孩子暗中怀有的不为人所觉察的爱情,因为这种爱情不抱希望,低声下气,曲意逢迎,委身屈从,热情奔放,这和一个成年妇女的那种欲火炽烈、不知不觉中贪求无餍的爱情完全不同。”然而,这种爱又是致命的。在物欲横流、爱情堕落为商品的年代,很多人已把爱情视同儿戏,“他们玩弄爱情,就像摆弄一个玩具,他们夸耀自己恋爱的经历,就像男孩抽了第一支香烟而洋洋得意。”在这样的时代,女人那种纯挚忘我充满献身精神的爱显得多少有些不合时宜。她心仪的男人,又是一个具有双重人格的人,他喜欢的是轻松自在,像蜜蜂采花一样滥施爱情,而不愿作出任何牺牲。所有这些,都已注定了女人爱情之途的坎坷多舛。小说中,女人的内心始终都被矛盾撕扯着,一方面,她不想因自己而给R带来一丝累赘,所以她决定对他隐瞒一切;另一方面,她又时时渴望对方能够认出她来。就在这理性的“隐瞒”与潜意识的“渴望被认出”之间,女人承受着水深火热的心灵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