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首著名的钢琴奏鸣曲的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8:08:08
首先,请大家听一下这首曲子:http://content.edu.tw/primary/music/tp_ck/source/westmusicist/beethoven_midi/be-ps-21.mid
我想问一下:这首曲子是华德斯坦的哪部作品?
请大家耐心、仔细地听完它,看看这里面是不是包括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是不是从开头到十分三十九秒处?
第二乐章是不是从十分三十九秒处到十四分四十四秒处?
第三乐章是不是从十四分四十四秒处到结束

那首曲子是机器弹的,非常没有感情,所以我想自己弹一下,请问哪里有这首作品的钢琴谱(要能下载并能打印的,网络链接速度不要太慢)?

非常感谢您对本问题的关注!
我当时搞错了,我不懂德语。我还以为华德斯坦是个人名呢。我当时看到Beethoven也很纳闷。

4got 说的方法早就用过,但出来的谱子有诸多错误。

kkggbb110的回答中的那个网址打不开,里面说“该页无法显示”。kkggbb110是怎么找到那个网页的?那里面是整个作品的谱子都有吗?如果是在百度上搜索到的,能给我那个搜索页面也行,我可以用百度快照。或者告诉我琴谱所在网站的中文名字也行。
:)

首先,对楼主发现这首精品钢琴曲而感到欣慰,因为偶有同感,在大二的时候不知天高地厚去弹这首曲子,抠了两个月,一败涂地.反而让钢琴演奏迈入了只求速度而不求质量的误区,成为莫大遗憾.

下面逐项解决楼主上述问题:
1.这首钢琴曲是贝多芬的第二十一钢琴奏鸣曲(作品53)写于1804年,题献给波恩时代的朋友华尔斯坦伯爵。它被称为《华尔斯坦》奏鸣曲,又称《黎明》奏鸣曲。 这首充满大自然诗情画意的奏鸣曲是与《英雄》交响曲同时创作的。
2.对这首钢琴奏鸣曲的小小结构分析:
全曲共分三乐章。第一乐章是采用奏鸣曲式。呈示部的c大调主部主题以短促跳跃的节奏型、同音反复的进行、明亮的倚音和灵巧的快速音阶描绘了曙光熹微、万物苏生的晨景。金色的阳光透过薄雾,唤醒了沉睡的大地,小鸟在欢跃,牧笛在回响。接着,高音区清脆的旋转音型的出现,使人如临山谷泉边,倾听着流水滋滋。接着音型的密集、调性的转换、力度的变化,色彩斑驳的田野、生机勃勃的大地逐一展现。在E大调上出现的副部主题,具有明朗的曲调、清澈的音色、新颖的调性、和弦式的织体,如同一首颂歌,表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对光明和幸福的向往。动人的赞歌先在右手高音区出现,接着又在左手中音区不完全再现,当它第二次出现时,右手灵活运动的音型,使这一主题溶汇到积极的运动中去,似乎是人们受到大自然的感应,整个心灵亦化入生命运动的节奏之中。在呈示部的结尾,随着节奏的发展和力度的增长,动力逐步加强、情绪越来越热烈,展现出"万类霜天竟自由"的雄伟画面。接着,辉煌的颤音,如闪烁不定的阳光,似波光鳞鳞的涟漪。柔和的旋转式音阶从高音区到中音区逐步下降,好似微风吹来了淡淡的花香。生机勃勃的运动亦逐渐缓和,但是,这并不是意味着运动的停止,而是向掀起更大浪潮的展开部过渡。 展开部将呈示部的材料从旋律进行、节奏、力度和色彩等方面进行各种变化。开始时以凝聚而成的主部材料在不同调上楼进,斑斓多彩的快速音型在高低音区不停地飞跃,如莺歌燕舞、蝉鸣蝶飞。接着,副部积极的三连音型亦以不同的调性变化发展,好象是大浪淘沙、波涛翻滚。继而,密集的上行音型从低音区涌向高音区形成白浪滔天的气势。就在情绪高昂的戏剧性高潮中,再现部出现。新素材的运用、调性的变化使再现部面貌一新。副部主题在A大调出现,曲调更高亢、音色更明亮,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