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夹毡的来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21:54:21
有谁知道结婚中夹毡的来历?
不是的,是新郎在去接新娘时,有一位岁数较大的男子手里抱着一个毯子(一般是红色),坐在头车里,到了新娘家里时,由新娘家的一个人接毡,将毯子放在新娘家的炕上,供新娘坐在上面,等到走时,再将毯子拿走.
山东烟台附近地区风俗,有人知道这个风俗的来历吗?

婚嫁一事,在唐朝之前就有“六礼”之说。经后人不断沿袭和完善,形成了我国北方的婚嫁程式,即:父母之命,婚约之言,过小贴(双方交换生辰八字),过大贴(送聘礼),定聘期,迎亲,拜天地。在婚嫁过程中,要算迎亲,拜天地两个场面最为热闹,迎亲时新郎、新娘分别由伴郎伴娘陪伴,女方随着新娘出嫁的还有送女儿戚。包袱车,和付嫁妆担子等随在新娘轿后。新娘轿子周围设有夹毡人,逢桥遇庙用红毡遮蔽(据说避邪),吹鼓手在轿前吹吹打打,形成一条结婚长队,长队随着乐声绕村一周后,至新郎家门,街道两旁有不少瞧热闹的人群,拜天地时,院内设一天地桌,桌上摆放一木斗红高梁(像征米面夫妻),红高梁上面插着弓箭(据说除邪)。桌上还放着一杆勾子称(象征夫妻公平相待)由天地桌前至门口铺有一条红地毡,毡上放着一马鞍(象征夫妻平平安安),当新郎新娘立在天地桌前时,由司仪大声呼喊:“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共入洞房”,至此拜天地仪式结束。随着社会的发展娶亲仪式也不断更新。40年代娶亲坐轿子,50年代娶亲骑马,70年代娶亲骑自行车,90年代娶亲坐汽车至。

什么是结婚夹毡啊,都没听过,是在被褥里夹吗

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