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镇国寺建于什么时候原名叫什么了谁能详细的介绍一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04:43:37
后来改名"镇国寺"的

镇国寺,原名京城寺,创建于五代时北汉天会七年(公元963年)。京城寺的寺名,到明代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 年)被“镇国寺”所取代。明、清时,寺庙倾颓,清代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才重修万佛殿。几次整修都在佛殿内梁架上留下许多题记墨迹及寺中现存的碑刻,提供了可靠的历史佐证。重修后的殿宇,仍保持了原来的风格。从寺内碑文可知,元、明利用隙地,前创山门天王殿和左右钟楼二楼,后建三佛楼和东西廊房观音、地藏二殿。清雍正、乾隆年间重修葺东西两廊。嘉庆元年至二十年,又创舞榭于山门外(文革中被拆)建经堂于佛阁两翼,添厢房六间,置东西廊之北。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重修时,对万佛殿墙宇“因旧而葺之,栋梁之摧折皆易之,设色藻绘工成之”。并于大殿之前新建左右亭,于寺西隙地建禅房十三间,又重修寺东元坛一所(现不存)。此后,又于光绪二十年起,经营数载,移三灵侯,财福神两祠于寺内碑亭之北,于是殿宇辉煌,金身焕然,规模改观。今日的镇国寺,又经修缮,使古建筑、彩塑和壁画等文物进一步得到了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