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年”是什么概念?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13:40:56
进入2006年冷冻年以来,空调市场显得有些沉寂。这里面出现的“冷冻年”具体是什么概念?是不是需要进行供冷和供热的时间?

因为2005年度是空调业开局最淡,市场启动最慢、最无效益的一年,所以称2005年是空调的冷冻年.

种种迹象表明,空调业本来要在旺季猛捞一把的希望彻底破灭了。台风“格美”的肆虐把空调业的南方市场刮得七零八落,进入2006年8月份的收官盘点之战,全国空调行业在原材料价格上涨和旺季不旺的双重作用下,首次出现集体负增长。毫无疑问,今年已成为空调业10年不遇的灾年,随着空调行业洗牌与整合速度的不断加快,空调市场逐步进入少品牌、低利润、高风险的发展阶段。

空调业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得6月者得旺季,得旺季者得全年。但是,今年进入6、7月份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天气一直是清凉无比,还时不时下雨。而人们的消费习惯都有临时抱佛脚的特点,只有天气热得受不了,才会急着买空调。今年最为关键的6月份已经过去,空调厂家没有迎来销售井喷,7月份刚刚结束,虽然这个月天气较为闷热,但仅靠一个月拯救不了整年。空调业“靠天吃饭”的秉性在今年表现得更加突出了。

原材料的持续上涨更令没有旺季的空调市场雪上加霜。随着铜、铝、压缩机等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各个空调企业在巨大的成本压力之下,利润不断下滑甚至已经到了亏损的边缘。从原材料涨价幅度来看,今年是原材料涨幅最为惊人的一年,其中铜价突破了8.3万元/吨的历史性大关,同比一季度涨幅达130%,铝价同比一季度涨幅达50%,塑料等有机材料的涨价幅度达40%以上,再加上5月初压缩机生产企业联盟集体涨价,平均提价幅度在15%以上。原材料价格的持续攀高对溢价能力薄弱的空调业来说可谓是“致命考验”。

同时,受到2005冷冻年度遗留下来的近千万台库存的影响,大部分品牌鲜有新品上市,新品又一次大面积“难产”。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讲,新品的持续不断上市不仅反映了一家企业雄厚的研发实力和产品的畅销度,而且更重要的在于反映企业良性的发展趋势和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生产理念。在凤毛麟角的新品中,海尔推出的“鲜风宝”空调已经是“荒年”的最大亮点了,而大多说企业又陷入新品“难产”、库存“难清”的尴尬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