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什么?(指忠诚之心)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21:21:30

铁血丹心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两种说法。
正史请看《过伶仃洋》
文天祥,字宗瑞、履善,号文山,江西吉水(今吉安市)人,宋末爱国将领、文学家。1279年,在抗元斗争中被捕押随元军出海至崖山时,路过伶仃洋,并写下《过伶仃洋》一诗,成为千古绝唱。
诗中的伶仃洋就在香洲东北部,珠江口中部。据《珠海市地名志》载:“伶仃水道为正名,别名伶仃洋,”“是大型船只进出珠江口的主要航道,因内外两个孤零独立的伶仃岛而得名”。
公元1275年,元军大举进攻南宋。面对外敌入侵,文天祥在江西赣州组织义军万余人,开赴临安(今浙江杭州)抗敌。翌年任右丞相,曾奉命去元营谈判而被元军扣留。后脱险,任江西都督继续抗元。1277年,文天祥所率部队在江西空坑遭遇元兵,经惶恐滩一带撤退至福建汀州,转战广东。1278年,文天祥被封为信国公,率兵退守潮阳。同年秋,遭元军重挫,败退海丰县五坡岭。12月的一日,文天祥与将士突遭元军袭击而被俘。其时,宋帝昺由张世杰等将领护驾迁驻崖山(今新会县崖门)。张是一员悍将,也是文天祥的好友。元军想通过文天祥劝其归降。1279年正月六日,文天祥被押随元军由潮阳出海,向崖山进发。10日,文天祥随敌船经过伶仃洋。但见伶仃洋上空乌云密布,海面恶浪排空。文天祥伫立船头,背后是手执兵械的元兵。他两只被镣铐紧锁着的手抓着船沿,须髯被凛冽的海风吹得乱蓬蓬的;扑入眼帘的尽是烂寮破舟,一片苍凉。回想自元军进犯,自己4年来历尽艰辛保家卫国,从江西一直转战至福建、广东,冒着九死一生,力挽狂澜,却至今壮志未酬……当年惶恐滩头惊险突围的一幕又浮现在脑际,眼下自己身陷囹圄,孤身被押于敌船上,面对伶仃洋,更觉孤苦伶仃。山河破碎,自己亦如浮萍任凭邪风恶雨吹打。他想:“人生在世,总会有死,如果能以一死报效国家,我亦无怨无悔。”这时,一首千古不朽的诗篇《过伶仃洋》从他的心底涌出,他琅琅吟道:“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伶仃洋里叹伶仃。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全诗沉郁悲壮,气势磅礴,表现了文天祥崇高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
13日,敌船进入崖山宋军驻防地。元将张弘范逼迫文天祥写信给正在海上拼死抵抗的张世杰。文天祥把写好的《过伶仃洋》诗掷给他,说:“我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