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德国海军在二战时期犯的战略错误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1 10:59:04
我个人认为,德国没有在战前发展航空母舰是个战略失误。当时的德国一开始似乎仍旧把海战的主力寄托在战列舰上。甚至妄想着凭那几艘新建成的德国战列舰挑战英国海军。结果,德国的战列舰根本不是英国海军的对手。以至于德国在那几艘宝贵的战列舰损失待尽后,只能靠潜艇勉强维持其脆弱的海上防线。要说国家的工业基础,当时的德国远在日本之上。如果德国在与英国交战前先组建一支类似日本联合舰队的航母舰队,只要战术运用妥当,重创英国海军力量也是有可能的。

邓尼茨的潜艇战是根据开战后德国海军的现状而不得已提出的一种扼杀英国经济线的海战方法,当时的德国海军已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大洋舰队,邓尼茨的前任雷德尔曾有一个庞大的海军扩军计划,包括建造8艘航空母舰,12艘战列舰,20艘巡洋舰,100艘以上的驱逐舰和大批潜艇,利用这些兵力完全可以和英国在大西洋上一决雌雄,但这些舰艇最早要到1949年完工,而希特勒又太心急,在39年就爆发战争,德国海军由于远未形成战斗力,无法和英国海军抗衡,这样,邓尼茨的狼群战术才脱颖而出,成为德国海军界的新宠,由于潜艇始终只能依靠偷袭的方法,只要被偷袭一方的运输策略和反潜方法到位,潜艇战是必然失败的,德国海军最大的致命伤是在开战初期的敌我力量悬殊,已预示了二战欧洲战场海战的结局。德国放弃制造航空母舰也属于战略失误,由于当时世界海军界巨舰大炮思想盛行,使航空母舰的建造计划被一再推迟,加上戈林坚决反对建立海军航空兵,叫嚣德国天上飞的都得归我管,俾斯麦号的悲剧就是明证,可见5楼的海军发展观已落后了70年

提问者所说的确有道理
我认为,德国海军最大战略失误在于其海军未成完整的体系,其中包括提问者提出的关于发展航母的问题。
德国海军不健全发展也是有深刻历史原因的,这也直接导致了其海军基础相当薄弱。而英国的海军实力算是世界前三,即使德国开始发展航母,当然还需要发展相关的驱逐舰,护卫舰等,也很难形成气候。而与德国相比,日本海军受到限制较少,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的确有相当的实力。
薄弱的基础是德海军的硬伤,而战前和战争初期所拟的战列舰建造计划则在这个伤口上撒了把盐。相比在后来,德潜艇力量的崛起,的确可以称的上是力挽狂澜,当然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所以其最大失误,也是难免的失误就是海军战略体系的不完整。

楼主大错特错,德国海军的战略思想是非常对头的,利用新式战舰速度快,质量高的特点采用破交战术。这样可以避其锋芒,见软柿子就上,见主力舰群就跑。是名副其实的游击战,对盟军造成极大威胁,英国当时对脾欧组合,德意志,就非常头疼,要不是脾失运不佳还不知道能取得什么样的战果。当时德国的造舰工业因受凡尔赛条约限制其极大的发展,对航母的研发是非常困难的,这不同于日本,日本是一战战胜国。可以大胆研究航母,建设造船厂。
以当时德国的造舰实力,就算大力研发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