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所指四大皆空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3:51:23
简单说明就可以了,不要复制很多给我呀!

佛教主张世界万物与人之身体皆由地、水、火、风之四大和合而成。“四”是指地、水、火、风四物,也指坚、湿、暖、动四性。称之为“大”,是因为它普遍存在于任何物体中,也就是说,“四大”是每个物体自身所固有的物性,而不是单指自然界的大地、河流、日光、风力。就人的身体而言,皮肉筋骨属“地大”,汗血津液属“水大”,体温暖气属“火大”,呼吸运动属“风大”。物质(佛法称为色)由“四大”构成的观念,反映了古代印度人对物质世界构成的基本认识,是人类对宇宙本体初期探索的结果,属于一种朴素的唯物论思想,这样的观念和中国古代“五行”(金、木、水、火、土)学说相近似。佛教产生后,沿用了古印度固有的思想并加以深化,提出了“四大皆空”的思想。

地、水、风、火。这四样物质是物质世界的基本构成,在不断变化的,相互作用的彼此制约的。
地:坚固的物物。
水:液态的物质。
风:流动的气态物质。
火:产生的热能。

何谓四大皆空
[ 2006-6-4 13:00:00 | By: 释若龙 ]

何谓"四大皆空"

四大皆空,这是佛教的基本思想。四大,是梵文(aturmanabnuta)的意译,也叫"四界",具体指的是地、水、火、风。印度古代认为这四种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元素,故名之为四大。

佛教所称四大,除含有上述意义外,主要指的是坚、湿、暖、动四种性能。就是说:地的属性是坚;水的属性是湿;火的属性是暖;风的属性是动。这四种属性具有形成有形有相的地、水、火、风四种元素的功能,所以可以叫性能。

又由于四种属性是从功能上来意识到它的存在、无形象去认识它,因此佛教称这四种属性为"能造四大"。而由四种属性所表现的有形有质,可以通过视觉去见到的地、水、火、风为"所造四大"。

尽管佛教认为有两种四大,然而"能造四大"仅仅是性能、是不可以肉眼见到的,而"所造四大"有形有质,是可以通过视觉来直接认识的,故一般提四大只是指"所造四大",即地、水、火、风四种元素。

佛教认为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