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崩症该怎么治疗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0:10:30

无特效治疗。主要治疗方法为保证液体入量和适当限制钠盐,以保证血容量和血钠在正常范围。水的入量须保持在6~10L/m2/d。并应注意足够的营养和热量。
由于患儿每排出一个mOsm的溶质需要排出8~12ml的水,若减少电解质的入量则可相应地减少水的排出。年长儿应限制钠盐的入量在2~2.5mmol/(kg·d)。食物中碳水化合物与脂肪的比例应相应地提高,蛋白质的比例应减少。磷的入量亦应适当限制。
在限制钠盐的同时,服用氯噻嗪类(cholorothiazide)利尿剂,可导致钠的负平衡,使尿量减少和尿浓度上升。其机理尚不十分清楚,可能由于钠减少后,近曲小管对钠的回吸收增加,水分随之回收。实验证明,口服氢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60mg/(m2·d)〔或0.5~1.5mg/(kg·d)〕,同时减少钠的入量至1mmol(1mEq)/(kg·d),可使尿量减少40~50%。利尿酸(ethacrynic acid)120mg/m2/d口服,亦可起到同样作用。此类药物可使钾的排出增加,故需要注射或口服钾的入量不少于2~3mmol(2~3mEq)/(kg·d)。近年来应用非激素类抗炎药物如消炎痛亦可起到减少尿量,增加尿比重的作用。

尿崩症

尿崩症是由下丘脑—垂体后叶机能减退,抗利尿激素缺乏所致的疾病。多见于青年,

男性多于女性。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病因不明,继发性多由下丘脑肿瘤所

引起。主要表现为多尿、烦渴、多饮。每日尿量约为4000~8000毫升,多

者可达8000~12000毫升,甚至在40000毫升以上。尿比重低。继发

性尿崩症还可有原发病的症状。禁饮试验、禁饮-血管加压素试验、高渗盐水试验、

血管加压素测定等检查可帮助确诊本病。治疗可采用激素替代疗法,也可使用氢磺

丙脲等其他抗利尿药物。继发性尿崩症应同时治疗原发病。

很赞成吴田田大学士的病因分析,但治疗方法与我绝然不同,我是用利尿剂 双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