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玄晔和孝庄的故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9:24:02
急!!!!!!越多越好。
谢了!!
也可以是一些小说里的情节。

孝庄文皇太后是清太宗皇太极的庄妃.曾经是蒙古科尔沁部的公主,名叫博尔济吉特.布木不泰.是顺治皇帝的生母.康熙皇帝的奶奶.
  玄烨,姓爱新觉罗.是大清王朝的第四代君主.年号康熙,庙号圣祖.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一生功勋卓著.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极有作为的皇帝.
  玄烨年幼登极.其父顺治24岁死于天花.孝庄就将对儿子顺治的爱,和对大清的寄托全部给予给玄烨.在他的教导与帮助下,玄烨一天天长大,成为了一代英主.因此二人建立起深厚的感情.我这里仅以一件事为例.孝庄晚年病入膏肓.康熙心急如焚.万般无奈之下.康熙亲自步行从皇宫出发,前往位于北京南城的天坛.跪求上苍希望以自己的阳寿换来孝庄的康复.其情形让在场的王公贵族,文武百官无不动容.后来孝庄病逝.留下遗照.说”太宗(其夫皇太极)的山陵奉安已久,不可为我轻动.况且我也舍不得你们父子.”这让康熙十分头痛,不知如何是好.按祖制孝庄应与皇太极和葬在沈阳的昭陵.既然孝庄留有遗照,故此法不妥.于是只能安葬在今天的河北的清东陵.但问题来了,如若安葬在此地.那么按辈分,孝庄应安葬在顺治皇帝的孝陵的位置.所以只能采取一种折中的办法.康熙命人拆掉孝庄生前居住的慈宁宫.将原件搬到清东陵的大红门外.兴建了暂安奉殿,用来暂时安葬孝庄.此举,表明表明康熙对孝庄的感情之深.因为如若不然,康熙决不会在孝庄的安葬问题上如此的伤脑筋.仅管他对孝庄的后事仅仅是”暂安奉”.而且这一”暂安奉”就”暂安奉”了30多年.直到雍正年间,雍正才在原暂安奉殿的位置营建了昭西陵.此事才算作罢.此举表明了他对孝庄的安葬问题之重视,这件事情的处理也是康熙一生所做的事情中留有不小遗憾的一件,正是他与奶奶之间的深厚感情才让他如此无奈.
  另外,康熙皇帝.在孝庄去世前后.开始患上了严重的高血压,心脏病.据考察这与孝庄的病情与去世有很大的关系.

康熙帝名玄烨,是顺治的第三子,生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5月4日)。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61年。

康熙自幼勤奋好学,文韬武略样样精通,清除螯拜,撤除三藩,统一台湾,平定准葛尔叛乱等一系列军事行动中或御驾亲征,或决胜千里,充分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慎选人才,表彰清官,修治河道,笼络汉族知识分子等行为,又反映了康熙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和睿智的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