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几个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18:41:12
1.当“我”慢慢爬下悬崖后,“为什么会先啜泣了一会儿”然后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2.最后一段“我”为什么会既“惊奇”又“自豪”?
3.最后一段说“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又说“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既然要到的地方很明确,为什么又说前途茫茫呢?
4.父亲为什么不怕“我”失足摔死?为什么不上去抱“我”下来?

1.这个啜泣与前文的啜泣不同,有复杂的情感,有历险后的余悸,有脱险后的欣喜和对父亲的感激,更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为自己能克服困难而感到自豪.
4.这体现了另一种父亲对孩子的爱。他这样做的目的,大家可以想一想:假如父亲上去把他抱下来,那么“我”以后碰到困难时会怎样?如果没有父亲的鼓励和指点,“我”能获得让我一辈子受用的“人生经验”吗?
不好意思,我只知道这些,希望能帮到你.^_^

课题:《走一步,再走一步》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语言风格简洁,故事性较强,在不寻常的故事中蕴含深刻人生哲理的文章,作者在文中的经历,学生也经常会遇到。教学中应抓住复述故事这条线索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并能在原故事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再创新情节,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对生命的感悟能力。。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朗读课文,理解文章蕴涵的生活哲理。

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习快速复述的方法,能再创新的故事情节。

2、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揣摩重点语句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文章蕴含的生活哲理。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文章蕴含的生活哲理。

2.培养再创故事情节的能力,体会景物描写语言描写的作用。

学情分析:

本文是初中阶段学生所接触的第一篇文章,学生对初中语文课充满期待。

课前准备:幻灯片投影字、词、作者简介、语句揣摩练习。

教具准备:课文朗读磁带、幻灯片投影。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钢琴曲《水边的阿蒂莲娜》)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比如:你走得好好的,一条恶狗突然追来;你正兴高采烈地爬山,一块石头突然落了下来﹍﹍你在生活中还遇到过什么样的考验?你当时是怎样解决困难的?(同学发言)同学们,生活中的突发考验随时都有,只要我们勇敢面对它,相信你会“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美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