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是用什么做成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06:55:12
是那种特殊的纸啊?还有就是古代有时候国家财政空虚,为什么不自己踌造 银子呢???
放错了!!!不好意思啊,你们大家别以为我要……晕啊

这个问题放在“购物”一栏里真是太搞笑了!!!!

难不成你想 自买原料 在家私印 不成?!

不过,我可以给你建议哦:

答案一:关于纸张技术

印制人民币用的钞票纸是 特版水印纸,它是一种用于钞票印刷的专用纸张。这种纸是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下属的三家钞票纸厂生产的,它们是:河北保定钞票纸厂、江苏昆山钞票纸厂和成都钞票纸厂。它除了具有的耐磨、耐折、耐酸、耐碱等理化性质外,还有内置了安全线、彩色红、蓝纤维等防伪手段,并且上面布满了用于防伪的水印图案。上机后的印版,首先使用一种黄色的纸试印,直到试印完成后,才可以使用水印机进行正式印刷。这是因为水印纸是一种特殊制成的纸张,为了防止作假币者得到这种纸张,一般造币厂对这种纸的用量控制十分严格,无论是印出来可以发行正品的用纸,还是在印制过程中出现的废品纸都必须严格回收。

你要废纸吗?!
这是不可能的!!!!

答案二:关于银两的铸造问题

铸银子是要基本材料的一项活,如果连银矿都没有的话从何说起?

我知道在唐代中原“有银”地点共35处。唐元和年间(公元806~820年)白银的年收入量达10万余两。宋元是我国古代银矿业继续发展时期,元丰年间,银矿场分布于68个州(京、府、军),元丰元年银的总收入量达21万余两。银在元代是作为一种主要货币,至元31年(公元1294年),除京师外各路交钞库所存“钞母”白银总数约100万两。但是到了明、清和民国时期,银矿业的发展曾一度停滞不前,年产银量仅徘徊在2~6t之间。

还有你说的“古代有时候国家财政空虚”是指哪个朝代?!

明朝前,银矿还是够挖的,而且还有陆路、海运等外来渠道进行物资交换(用中原茶叶换他国银子——想想给予开辟新航路的欧洲诸强就知道了);实在不够中央政府用的话,就只能加税了(隋朝是个很好的例子),至于疯狂铸造银子是没必要的

明、清和民国时期 既没矿挖,又“闭关锁国”,当然没办法疯铸,只能加大税赋,从老百姓那里搜刮以此来作为“资本爆炸”的基础
而且从南宋以后,交子(纸钞)早已经风行开来——银子铸得当然也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