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的华源自哪里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15:59:27

“华”是“花”的本字。到六朝以后,两字才分开。
“华”在历史上一度是汉族的自称,并非囊括现在中国境内所有民族。所以有“华夷之辩”。“夷”人对“华”民族,往往称“汉”。
当然,有些“夷”实力强盛起来,也自称“中华”;甚至日本都自称“中华”,直到1945年投降诏书中还要说自己是“神州”(这也是日本为什么在战前从来不愿称中国为中国或中华的原因之一)。不过从来不被原“华”人所承认。所以,朱元璋讨元的口号就是“驱逐胡虏,恢复中华”;洪秀全反满,说北语乃妖语,乱我华言;孙中山反清的口号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清代皇帝雍正倒是痛快人,干脆承认自己是“外国君主”,不是华人,但有权奉天命统治中华。
至于为什么“华”字成为族名,现在并没有令人信服的论证,还是存疑吧。只是这个历史很早了,可以追搠到先秦文献。
现在华的地位越来越可危。语言很少叫“华语,华文”了。更多地是叫“汉语,中文”。如果还讲“复兴中华”的话,首先应当恢复“华”字的地位,这才是我们民族真正传统而自尊的自称。不要忘记,“夷”人宁称我们为“汉”也不愿称我们为“华”。因为“华”曾经是东亚世界最高文明的代称。

以前有个华夏族,是正义的象征

全人类都出自非洲,何况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