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宁城的大明塔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6:08:16

辽中京遗址——大明塔
  辽中京大定府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大明镇铁匠营乡。此城建在老哈河冲积平原上,北有七金山(今九头山),西眺马盂山,南濒老哈河。九百年前,这里气候温和,水草丰美,宜于农耕和放牧。史载,辽圣宗统和二十二(公元1004年)路过这里,遥望南方霞光闪烁,有郛郭楼阁之状,一派瑞气,因议建都。统和二十五年五日竣工. 中京城的布局仿北宋都城汴梁城,分外城、内城和皇城。外城东西长4000米,南北宽3500米;内城东西长2000米,南北宽1500米,内外两城略呈“回”字形。
  皇城呈正方形,每边长一千米,居于内城中北部,以内城北墙为皇城北墙。中京城自兴建到失于金,历经150年,一直是辽的重要都城。金兵攻陷上京后,于公元1122年攻占中京。金时改辽中京为北京大定府。元初改为北京总管府,至元二十五年改为武平路。明初在此设大宁卫。明太祖死后,因诸王纷乱,此城遭战火遂成废墟。辽中京城内地面建筑已荡然无存,惟塔独立。
  大明塔位于辽中京城遗址内,塔筑于高约6米的夯土台基上,八角十三层砖砌密檐式,高74米。高80.22米,塔基底径48.6米,塔体直径34米,在现存辽塔中雄居魁首。据元一统志载可能建于辽重熙四年(公元1036年)。塔身赤面有两行蒙文,内容是:“大清咸丰甲寅年敬修”,为清代补修所写。塔座为须弥座,上部砌出仰莲瓣,经改造修建,成为每边宽14米、高17米的直壁。塔身第一层每面嵌镶浮雕造像,正中镶成起券佛龛,龛内莲座上趺坐佛像,姿势各不相同,佛像两侧为菩萨、力土像,塑像之上砌出华盖,两侧上方各有飞天一对。浮雕刀法简练,线条流畅,形象庄严,是辽代雕塑艺术中的佳作。每面的转角柱都砌成塔形,上刻塔铭及佛名。此塔始建于辽代中期。
  大 明 塔 的 传 说
  很久很久以前,大明这个地方是片汪洋,住着一条十个脑袋的恶龙。一次恶龙发怒,冲出水面把天都顶破了,还是女娲给补上的呢。不知又过了多少年,盘古开天辟地造了不少大山和平地,恶龙回不了大海,肚子一饿就兴风作浪吞吃性畜、野兽和人。人们为了生存,在每年四月初八这天,不管是住得远近,都得抬着猪,赶着牛、羊给它送去,恶龙每年还要吃一童男和一童女。
  一年的四月初八日,一对青年夫妇,背着儿,抱着女,哭哭涕涕,迈着沉重的脚步,走在人群里,原来是该轮到他们将童男童女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