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泽山古称东莱山,岱柱山。唐后叫大泽山,明代又称九青山。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19:12:21
请在《四库全书》中找一找。或其它文献中找到答案。

大泽山

  大泽山,古称东莱山,岱柱山又名九青山。横卧于山东半岛东部,雄踞于平度北境,绵亘 324平方公里,大小山头2100多座,主峰高达737米,为胶东高峰之 一。据平度州志载,大泽山因“群山环而出泉,汇为大泽,以此名也”。
  大泽山层峦迭嶂,气势雄伟,奇松异石,林壑清幽。旧志称其“山水形势 , 雄深伟丽……自秦汉以来,高人名士多隐于此焉,号为神仙窟宅”。宋、金时期,游人渐多。明清两代,山中寺院香火极盛,登山 观日和进香者长年不绝。明代已有“大泽三 十六景”之说,“大泽晴云”为平度八景之 一。在山中游览,但见山险涧深,石怪峰 奇,瀑高林秀,万木葱笼,如人仙境。在景 观荟萃的皇城景区,有北峰西峰之分,尤以北峰景致最佳。过去游山多从西麓 开始,这里有唐宋时期开凿的一条自韭园村通往北峰半山腰的石阶路,婉蜒盘 桓,曲折难登。幸得沿途有著展亭、珍珠泉、楼石、柱腰石、牛马蹄、月梯、 莲台等景点,倒也令人赏心悦目。1995年,当地乡亲为了迎接海内外宾客,自南坡修筑了一条盘山公路直通山腰。游人在公路尽头的停车场处首先会 看到号称中国十大塔林之一的大泽山塔林,一座座造型优美的石塔屹立在白虎 涧东侧,巍然肃穆。由塔林北行,沿茂林遮掩的小径,曲曲弯弯直通下寺遗 址。下寺,即著名的智藏寺,原是古代山东半岛佛门胜地。始建于隋唐,明初 重修,规模宏大。《平度州志》中记载:“寺有廊,有门,有夹室,越门三 重,为大雄宝殿,中奉如来及阿罗汉像,殿材巨丽雄壮。”智藏寺明清时香火 极盛,四海闻名。寺北侧辟石门侍刻就记录了元末明初来自杭州灵隐寺、泰山灵岩寺等全国各地10多处名刹高僧聚首下寺讲经阐教的一次佛门盛会。寺周围景致颇佳,犹以泉、石、树、摩崖石刻见长。寺东侧巨岩下的万古甘泉,清醇甘冽。南侧的邀月台平坦宽阔。西侧的乳泉,清水一渺,传为西施隐居时的 沐浴之处。历代文人的诗词题刻甚多,字体优美,镌刻精细。以辟石门四壁题 刻最具特色,故有“书法胡同”之称。从下寺北上,即为大泽山重新恢复的佛 家胜境——日照庵。日照庵始建于宋代,因其坐落在山巅崖下,故称上寺。重 新修复的日照庵,红墙灰瓦,歇山单檐。古朴雄浑的寺庙建筑群矗立在高大的 石砌台基上,背依睁峰陡峭的山峰,显得巍峨壮丽。寺西侧上百座功德碑兀立 于松柏之中,碑林树林相互映衬,很富情趣,寺北山峦即为北峰的峰巅,沿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