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了解荷兰现代诗啊?了解的就介绍一下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6:54:24

1885年,年轻的“八十年代诗人”克洛斯 (1859~
  1938)、霭覃 (1860~1932) 、 佩克(1859~1881)和弗
  尔韦(1865~1937)等人创办了新的文学月刊《新向导》,
  开展了以追求美学革新为中心的“八十年代文学运动”,
  给荷兰文坛带来了生气。这个运动的杰出代表还有以笔
  名德塞尔著称的批评家阿·泰姆(1864~1952)等人。这
  个革新运动追求基于个人感情冲动的美,激烈攻击前辈
  作家们的小市民庸俗性,主张“为艺术而艺术”;随后发
  展为霭覃的神秘主义,小说家库佩勒斯(1863~1923)的
  自然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剧作家海耶曼斯(1864~1924)
  的写实主义。这时期突出的成就是戈尔特(1864~1927)
  的象征诗《五月》(1889),作品描写盲眼之神巴尔德因
  拒绝月亮中的五月女神向他求婚而导致悲剧的故事。
  20世纪首先出现反对“80年代派”的作家。如罗兰·
  霍尔斯特(1869~1952)和斯赫尔德玛(1877~1924)等
  社会民主主义诗人。罗兰·霍尔斯特著有《森林中的妇
  女》(1912)和《两个世界之间》(1923)等诗集;斯赫尔
  德玛著有《秋天的歌》和《佃农》等诗篇。在散文方面,
  有对抗自然主义的斯亨德尔 (1874~1946)和莱乌(1876
  ~1931)等新浪漫主义作家。斯亨德尔的主要作品有《一
  个荷兰悲剧》(1935)、《水手》(1937)和《故居》
  (1946);莱乌的主要作品有《小鲁道尔夫》(1930)、
  《我和我的提琴手》(1931)和《冲锋》(1931)。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主义、实验主义、超现
  实主义等各种流派的诗人和作家交替出现。其中,比较
  杰出的文学家和作品有:希腊喜剧和莎士比亚诗剧的优
  秀翻译家和诗人奈霍夫(1894~1953)的诗集《形式》
  (1924)、《新诗》(1934)和《零时》(1936);诗人布卢
  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