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说的“面子”/“脸”到底指的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00:15:07
用什么词可以替换?

于中国人讲,面子是个问题;而对于将面子赋予“伪善”内涵的中国人,面子更是大问题。

敬酒不喝没面子、招呼不应没面子、口出不善没面子、当众扫兴没面子;孩子成绩差、老婆不漂亮、手头紧巴巴、工作一般般也是没面子;当然有面子的时候也比较多,当官只上不下、领导邀请吃喝、开会排正中、走路被簇拥,很有面子;姑娘出嫁坐大奔、工厂整垮了不叫倒闭叫重组、工人失业了不叫失业叫下岗,如此处心积虑,可见中国人将面子摆在了何等重要的位置。

美国人史密斯写过《中国人气质》。他说,“在中国,面子这个词,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集合名词,其中包含的意义,比我们所能描述或所能领悟的含义要多得多”。

但事情往往又令人费解。

此次托公司之福,漫行丽江大理,在玉龙雪山的索道旁,我却再次领教了游客的生猛和国人的悲哀。

大家依次排队,突然从门口冲进几位60-70岁的太婆,也许嫌多走几步路麻烦,或觉得自己身板还可以,几位抓住齐腰高的铁栏杆,双脚往上一缩,身子朝上一跃,齐刷刷地翻了过来,身手甚是了得……现场游客一片唏嘘!

游大理蝴蝶泉,天下大雨,一位带孩子的女同事,好大工夫才挤了上去,正摆姿势时,一中年夫妻斜刺里跳出来,不顾淋雨哭闹着的孩子,举相机就照,一下惹得大家群起而攻之,幸好老家伙跑得快。

上前年去三亚,在天涯海角几块比人高不了多少的“巨石”旁,人满为患,留影的人潮象抢打折商品,里三层外三层,看到这景象,啥子好心情都没有了。

读大学时,好不容易凑了钱去登峨眉山,为避人多,找了一青山翠竹小道,自鸣得意时,发现这里大到碗口粗、小到拇指细的竹子身上,全是“某某到此一游”、“我爱某某”、“百年好合”的刀刻,只要够得着,竹身完全是一片班驳。

我敢说,全世界精神文明建设没有比中国开展得更深的,宣传队伍规模也没有比中国更大的,人生观、世界观改造工程进行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甚至党员有党纪党章,市民有文明公约,农民有乡规条例,数以万计的新闻媒体,每天都在宣传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道德,可多年来,包括我们自己,连随地吐痰、大声喧哗,甚至随地便溺的老德行都改不了,更不要说自觉排队和谦虚礼让了。

某批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