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虚与害羞胆怯的区别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6:23:30
本人急需这方面的资料,望看到的朋友能够回复,英文版的更好!谢谢!

谦虚是你知道很多知识,但是你却装(也许这个词不太合适)出一副很不知道的样子。而害羞胆怯是你可能知道很多知识,但是因为你脸皮薄,所以不敢回答。

谦虚是什么?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好回答。可以是摆出比别人差的姿态,可以是认为自己不行,可以是对取得的成就不并在意等等,反正在这些场合,用一个“谦虚”似乎基本都能解决问题。
但实际上问题并没有解决。你真的比别人差吗?容易让人想起虚伪。你自己真的不行吗?容易让人想起自卑。你自己的成就真的无关紧要吗?容易让人产生你为啥要争取这些成就的疑问。
所以,谦虚不是那么好办的一件事。于是美国心理学家卢维斯就给谦虚下了一个定义:“谦虚不是把自己想得很糟,而是完全不想自己”。这个定义似乎解决了上面的问题,既然不把自己想得太好,就不会把别人想得很糟,很有中国文化中的谦虚的味道。
但是还有问题,逻辑上说不过去。既然有谦虚,就有不谦虚或者骄傲。从骄傲入手,我们就可以发现问题,无疑,骄傲是过多地把自己想得太好。而与此现象对应的,注定还有把自己想得太差。这两极端中间,才是卢维斯的“完全不想自己”。而且,事实上,我们看到多数情况是人要么把自己想得太好,要么把自己想得太差,完全不想自己的案例反而极其稀少。这里中国人的用词习惯是用谦虚来表明对自己的态度,怎么可能完全不想自己呢?
于是我便要来解决卢维斯的矛盾。从谦虚和骄傲入手,我们可以发现,谦虚实质是对自己的一种片面向差的认识,而骄傲实质是对自己的一种片面向好的认识。它们的共性,在于对自己的认识。因此,卢维斯在这里就犯了一个错,他从想自己蹦反了方向,蹦到了“完全不想自己”。这里卢维斯是错了,他如果把“完全不想自己”变为“全面地认识自己”就对了。但既便这样改动,我们对这个所谓的卢维斯定理也已经无能为力,谦虚和骄傲既然已经占据了两头,不论是完全不想自己还是全面地认识自己,都已经与谦虚无缘。因此,卢维斯定理除了新奇外便再无价值。
退出这些学究式的空谈进入现实,我就很不谦虚的同时也很不骄傲。我只知道我只是芸芸众生中一个智商和情商都属中等的人,我没有骄傲的资格也没有自卑的理由。可是,问题又来了。
我几乎不可能总是全面地展示我自己,我往往只能根据当时的场景和条件表现我的某一部分。于是我这不偏不倚的姿态反而表现得一会谦虚一会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