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关于郑燮的资料不要太仔细粗粗的说下就行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6:15:07

看下面的内容能不能满足你的要求: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生于1693年,卒于1765年,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画擅兰竹。
应该够简单了

郑燮简介
“扬州八怪”中最受人们称道的画家是郑板桥。他有诗、书、画三绝,三绝中又有三真:真气、真诀、真趣。他的兰、竹之作,遍布世界,驰誉中外,深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扬州府属兴化县人,生于清康熙年三十二年(1693年),卒于乾隆三十年(1765年)。
郑板桥幼年家贫,丧母,赖乳母费氏教养,并随其父学画,早年便在扬州以卖画为生,经常过着“下荒凉吉绝薪,门前剥啄来催债”的困窘生活。后由朋友资助,才得到读书机会,并应科举而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 49岁出任山东范县、潍县的知县(即七品县官),历时12年。在任期间,鞭笞奸吏,勤政于民,被百姓尊称为亲民之官。
郑板桥的文学作品多以民间疾苦为题材,文风朴素平实,并带幽默讽刺诙谐之趣,特别是诗歌,很少用典,常以描绘手法写诗,评者称其“诗近香山、放翁”。存世作品有《郑板桥集》一册。
郑板桥善画兰,竹,石,尤精墨竹,学徐渭,石涛,八大山人的画法,擅长水墨写意。在创作方法上,提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阶段论。
郑板桥特别强调要表现“真性情”、“真意气”。他笔下的竹。往往就是自己思想和人品的化身。他的墨竹,往往挺劲弧直,具有一种弧傲,刚正,“倔强不驯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