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阶级”是什么?代表人物有哪些?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16:26:38

士农工商,中国古代四大阶级排名,士是第一位。所以中国古代才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说法,因为读书是普通农民百姓进入士途的唯一途径(造反除外)。考取功名,就称“进士”。

普通人要成为古代“士阶级”,必须经过“四书五经”的洗礼,其实士阶级就是古代儒家思想的集中表现。要成为理想化的“士阶级”代表,除了身份合适以外,人格品德上还要强力表现了儒家思想。“舍身成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等人格表现很重要。更甚的要有儒家的命运经历,也就是说像孔子一样,一生坎坷,终不得用,死后却被发现极具远见者,才能为士的代表。

因此,我认为,古代“士阶级”的最具代表性人物有如下几人:

屈原,(约前340~约前275年),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名平,字原,战国楚人。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学识渊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联齐抗秦。后被谗去职,顷襄王时被放逐,游
泳于沅湘流域。都城郢被秦兵攻破后,他既无力挽救楚国的危亡,又深感政治理想无法实现,遂投汩罗江自尽。《史记》有传,著有《离骚》、《九歌》、《天问》等不巧作品传世。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89)西汉历史学家、文学家、国家图书官员。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司马谈子。10岁能诵古文,早年出游大江南北,考察风俗,采访古籍,收集传说。初任郎中。元封三年(前108年),继父职任太史令,负责掌管国家图书典籍、天文历算和文书档案,得观国家藏书,为治史提供了众多的资料。后因为李陵辩解,获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充,发愤著书,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后称《史记》。为我国最早的通史,它为后人研究上自黄帝、下讫汉武帝3000余年的历史,提供了系统、完整的资料,有极高学术价值,对后代史学和文学有极深远的影响。

王安石(1021——1086),北宋的名相,同时也是一名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了解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于是向宋仁宗《万言书》,要求改革吏治、实行变法。到了宋神宗时期,王安石积极推行 "新法",与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展开斗争,确保"新法"的颁布实施,被列宁称为 “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的诗文造诣也很高,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中,他的文章《伤仲永》,情理兼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