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布是如何说服国王而获得资助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23:39:51
哥伦布是如何说服国王而获得资助的?
要300字以上

哥伦布提出的条件让王室成员啼笑皆非,他,一个穷途末路的乞丐,竟然想一下子成为贵族、总督,将来还要和国王一起瓜分殖民地的财富。他一无所获地离开了西班牙王宫。他准备去游说另一个国家、经历又一场“可怕的、连续的、痛苦而长期的战斗”、再荒废不知多少年的生命,直到狂想变为现实。在离开西班牙的路上,王后的使者追上了他,把他召回了王宫。然后,王室与他签订了开拓殖民地的协议,接受了他所有的条件。原来,在西班牙的内战和扩张中,许多功勋卓著的骑士和军人需要用土地来赏赐,王室没有足够的土地,哥伦布的疯狂计划,正好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

  一四九二年八月三日,哥伦布率三艘帆船自西班牙启航,想横渡大西洋,前往「东方」的日本、中国、印度。他花了十几年寻求资助,终于得到依萨贝拉女王与费迪南国王夫妇的支持,从事开创历史的航程。
  不过,开创历史的契机,也是历史创造的。
  一四五一年,哥伦布出生于热那亚,那是义大利北方的重要贸易港。他年轻时的经历,我们所知不多。历史课本里的哥伦布,一四七六年才出道。那一年八月,雇用哥伦布的贸易船队在葡萄牙海岸附近遭到葡萄牙与法国舰队的攻击。哥伦布落海后,抱着浮木漂流了一阵子,在葡萄牙登陆,稍事休养,再到里斯本投奔热那亚侨民社区。
  那时葡萄牙是欧洲的航海探险先锋。十五世纪初,葡萄牙国王的第三个儿子亨利王子(一三九四-一四六○年),就不断在非洲西北海岸探索南下的可能。大西洋接近赤道的海域,自古水手就拒绝前往,倒不是担心船到了「世界尽头」,会坠落无底深渊;欧洲人早就有「地球」概念。在茫无边际的大洋中航行,最怕的是不知身在何处,而越接近赤道,越无法依赖北极星高度确定纬度。
  亨利王子设立航海学校,搜集各种海图,赞助探险船只、航海技术研究,为葡萄牙开疆拓土。一四五六年,罗马教宗已同意葡萄牙对非洲几内亚海岸(北纬十度左右)具有管辖权,「并沿南岸直达印度」。
  「印度大业」的点子是亨利王子最大的历史遗泽,也是让哥伦布创造历史的火花。哥伦布从小没受过正式教育,不会读写义大利文,到了葡萄牙却开始努力学习读写,除了通行(依比利半岛)的卡斯逖尔(Castile)语文(西班牙文前身),还有拉丁文--古今知识的钥匙。因此他能够读各种有关地理、东方的典籍,例如《马可波罗游记》。
  在哥伦布到达葡萄牙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