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中诸葛亮的建议在当时和现在有什么意义?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17:55:59
《出师表》中诸葛亮的建议在当时和现在有什么意义?

在当时意义:为刘备明确了三足鼎立的的天下大势,促使了蜀汉的产生与兴盛。在当时对(用人等)内政建设方面有进步意义。
为后世意义:提供了一个“智胜”的文学艺术形象,但其思想也给后来的很多地方割据和分裂者以相当的理论基础。
第一条建议:
开张圣听(广开言路)。
不利因素:先帝崩殂,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有利因素:不懈于内,忘身于外
第二条建议:
严明赏罚(赏罚公平)宜:俱为一体,付有司论其刑赏。
不宜:异同,偏私,“内外异法”。
第三条建议:
亲贤臣,远小人。
任人唯贤,依法治国,以德立国,无论在过去,还是在现在,都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亲贤臣,远小人
这对现在还是过去,人们做人做事都是很正确的告诫。

本人熟读三国:
当时:诸葛亮一心为了统一天下,完成刘备主公意愿,多次北伐曹魏,但是蜀国国力并不是非常强大,经济不能保证连年用兵;内部纷争不断,很多大臣不支持北伐也是被逼无奈;诸葛孔明当然明白,但是为了心愿以及承诺,不能不再次北伐,为了稳定后方,不让生乱,才有了出师表一说,以至于以后的六出祁山;出师表大概讲述了当时的内外交困,第一:本丞相北伐的苦衷,动机,以及使命;第二:朝臣的不理解,主公刘婵的不主观支持;之后姜维的九伐中原等等都说出了蜀国的内困,以至于最后的降魏
现在:出师表主要表现了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承诺,以及为了实现目标抱负勇往直前的精神!

在当时为刘备明确了三足鼎立的的天下大势 促使了蜀汉的产生 为后世提供了一个智胜的文学艺术形象 但其思想也给后来的很多地方割据和分裂者以相当的理论基础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玡阳都(今山东省沂水县)人,曾居隆中。诸葛亮是三国时蜀汉丞相,历史上有名政治家、军事家。陈寿说他“少有逸群之才,英霜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汉末避乱荆州,躬耕隐居。常以管仲、乐毅自比。后辅佐刘备,联合孙权,在赤壁地方打败曹操,占领荆州,西取益州,建蜀汉。刘备称帝,他任丞相。刘备死,受托辅助后主刘禅。他志在恢复汉室,统一中国,曾先后六次北伐中原,

好家伙``可惜那时候刘禅太差了`

阻止了国家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