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的心理何在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6 00:56:59

据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资料显示,自杀在中国已成为位列第五的死亡原因,仅次于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意外死亡。而在15岁至34岁的人群中,自杀更是成为首位死因。在中国,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至少有100万人自杀未遂。

中国自2000年以来,每年10万人中有22.2人自杀,每2分种就有1人自杀、8人自杀未遂,自杀未遂者往往也造成不同程度的功能残疾。〔全文〕

中国平均自杀率为23/10万,每年自杀死亡人数为28.7万人。在中国,自杀死亡占全部死亡人数的3.6%,占相应人群死亡总数的19%,女性自杀率比男性高25%,农村自杀率是城市的3倍,自杀已经成为中国公共卫生领域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中国相对高的自杀率还表现出一种独特的特征:农村的自杀率是城市的3倍,农村老年人自杀率高于城市老人5倍,全国90%的自杀发生在农村。中国是世界上惟一一个报道女性自杀率比男性自杀率高的国家,中国女性自杀率比男性高25%,这一差异在农村年轻女性中更为突出;发达国家男性自杀率至少是女性的3倍。而其他国家的自杀和自杀未遂者中90%患有精神障碍,可是中国因精神障碍而自杀的人则要远远低于其他国家。

当一个人什么都有的时候,没有再高的追求时;
当一人什么都没有时,觉得自己太可怜时.
或别的原因吧,看破人生,无奈现实时......
活着就有快乐的伤心,愿活着的人们多一些开心,愿世界多一些美丽.

任何自杀的心理根源都来自于压力,工作有压力,病痛有压力,学习有压力,爱情有压力......关键是看怎样调节心理,怎样缓解这一系列的压力。方法有很多,我觉得最好的一种方法是将一种压力分解,分解成许多很小很小的力,比如工作中,你接受一项任务,压力很大,你可以将这项任务分解为许多部分,分给每一个同事去做一部分,每个人承受一定的压力,这样你的压力就没那么大了。

逃避责任,对父母,对妻儿,对家庭,对社会,包括对自己,都是一种不负责的表现。所谓压力,不过是借口,连死都不怕,难道还怕活着吗。

压力太大,没有可以释放压力的途径,方法。试着去缓解压力,让这压力有它自己的排泄口,当然是要不影响他人,社会为根本的。那样自杀比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