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正在燃烧的蜡烛,它的质量和密度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04:10:55

质量会变小,密度不变

质量会变小,密度不变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在停电的夜晚,在生日蛋糕上,在浪漫的烛光晚餐时,大家都会见到蜡烛,形态不一,颜色各异,但它们都是由石蜡和棉线做成的烛芯组成的.你仔细观察过一支蜡烛的燃烧吗?下面让我们点一支蜡烛,仔细观察一下.

点燃前:燃烧前的蜡烛有的是黄色,有的是红色,还有的是白色……,有柱形,有圆形,有方形,还有其他一些特别的形状,如苹果形,五角形……,它的颜色是由添加在内的色素决定的,它的形状要看塑造它的模具是什么形状的,但无论什么样的蜡烛,在点燃之前,有一点是共同的,它们都是固体,而且质地较软,用小刀或指甲轻轻一划,就会留下痕迹.从蜡烛上切下一块石蜡,把它放在水中,会看到石蜡漂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小.

燃着时:用火柴将蜡烛点燃,观察火焰颜色,一般为黄色,火焰共分三层,最亮的是最外层,将火柴梗横插入火焰中,片刻再拿出时,发现火柴梗的中心没有什么变化,但由中心向两侧逐渐变黑,烧焦,由此证明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次之,焰心温度最低.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冷的小烧杯,一段时间之后,发现烧杯内壁出现了一层水雾,烧杯底部开始烫手,取下烧杯,迅速正放于桌面,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成了乳白色.说明蜡烛燃烧之后,产生了水和二氧化碳,那么,蜡烛燃烧时流下的烛泪是不是新生成的物质呢?不是的.蜡烛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升高,而石蜡的熔点又低,所以很容易熔化.靠近灯芯的石蜡熔化成液体,顺着蜡烛流了下来,随着温度的降低,液体的石蜡又凝结成了烛泪,这就是烛泪的由来.我们可以把蜡烛燃烧这个过程表示为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表示“和”,“ ”表示“生成”,读作:石蜡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熄灭蜡烛:用燃烧的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会发现蜡烛重新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