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领导阶级的性质是革命性质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5 08:20:29
怎么判定一场革命的性质呢?

革命,就其外在表现形式来看,它是大规模的群体活动;而就其内在本质来说,它则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一种手段。既然近现代中国处于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发展阶段,而革命则具有推动历史进步的作用,人们自然会想到利用革命来加速近现代史的前进步伐,因而革命便成了近现代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自然它也就成了近现代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近现代中国社会革命问题的评价上,我国理论界向来持赞成的态度。对于这一点,我也不想表示什么异议,但在区分革命与否的标准上,我以为史学界并没有把握准确。目前史学界出现的"告别革命论"与"革命论"之争,皆根据一些枝枝节节的历史人物、事件展开其话题,结果都是在兜圈圈,似乎谁都有理。其根源在于人们对"革命"一词内涵理解上有偏差--他们都把一些非革命性的事件、人物当作革命性事件、人物,然后 ,通过研究这些事件、人物的积极或消极作用作为归纳革命的积极或消极作用的依据。基于这样的前提进行思维,其结论的科学性焉能有保证?比如,有人以太平天国组织、宣传上的封建落后性、实行过程中的混乱、内讧,洪秀全个人生活上的腐化怠惰、独断专行、推崇迷信等消极面作为否定革命的立论依据就是错误的,原因就在于其立论前提--"太平天国是一场革命"。事实上,太平天国运动根本不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革命! 判定一场历史活动是否属于革命,不在于其参加人数多少、参加者是否来自下层、持续时间是否长久,而要看其对生产力发展是否有所促进。更进一步说,判定一场历史活动是否属于革命的根本标准是看它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革命的最本质含义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个结论是历史决定论的必然逻辑。既然决定历史进步的根本因素是生产力,作为历史进步的一个直接动因的"革命"就必然要最终影响到生产力的推动。不推动生产力发展,它何以能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呢?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当然,革命对生产力的推动不是直线式实现的,它往往是通过欲擒故纵、以退促进似的方式来实现对历史的推动作用的,它需要付出代价、需要流血流汗、需要社会发展的暂时混乱、停滞,需要对旧的、腐朽的事物作毫不留情的挞伐,但它最终不能没有催生先进生产关系的先进思想、观念及付诸实践的行动。否则,要么是空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