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提成本和预提费用各有何好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5:23:07
“预提”类帐户,在会计中的巧用。预提成本,预提费用都能为企业带来某种目的,比如:节税等。现在,我想知道二者区别。预提成本和费用有何不同? 请知道者指点。多谢~
我想问:“如果会计故意乱放成本费用——该放成本的放在费用;该放费用的放在成本。这样会有什么不同后果?”

二者之间实际并无多大区别,成本类需预提的则进预提成本,费用类需预提的则进预提费用.这两者都是根据经济业务的发生预先估计成本费用额,以便能均匀进入企业每个期间的费用,一方面作为企业的一项负债,另一方面增加企业的费用.

  提但尚未实际支付的各项预提成本和预提费用,其实质是在权责发生制原则下,属于当期的费用尽管尚未支付,但应计入当期损益。如企业固定资产大修理间隔的时间较长,在未进行大修理时,不可能产生大修理费用,但大修理费用应在固定资产两次大修受益期间内进行预提,作为当期费用。按期预提计入费用的金额,同时也形成一笔流动负债。预提费用主要有预提租金、保险费、借款利息、修理费用等,其金额有的可以确定,有些需要估计。

  预提成本和预提费用核算的基本要求是:按权责发生制原则正确计算本期各项应付未付的费用,正确反映这些预提费用在各期的计提数及实际支付的情况。
  企业为了核算和监督预提费用的计提与支付情况,应设置“预提费用”科目,该科目属于负债类,其贷方登记企业预提的各项费用;借方登记预提费用的实际支出数;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表示已预提但尚未实际支出的费用。如果该账户期末出现借方余额,表示实际支出数大于已预提数额,应视同待摊费用,分期摊入成本或当期损益。“预提费用”科目应按费用种类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企业预提各项应付未付的费用时,借记“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科目,贷记“预提费用”科目;实际支付或结转大修理成本时,借记“预提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在建工程”等科目。

成本类需预提的则进预提成本,
费用类需预提的则进预提费用.这
他们是根据经济业务的发生预先评估成本费用

合理的预提,可以更准确的核算当期成本费用,避免因未及时核算成本费用而造成利润的虚高,避免暂时性差异造成的过早产生的企业所得税税负

有“预提成本”的概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