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算冲撞守门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12:07:06

20多个字的规则,只有指导意义,而实际比赛中,变化很多,通常要裁判来灵活掌握。对于守门员和进攻队员的判罚,误解很多,不光是这场比赛,主要是认为守门员受保护,动不动就乱用冲撞守门员。守门员受更多的保护没错,但不是绝对的。

我先举两个例子:

1。 如果有一名进攻队员,死活就站在球门线上,双手举起表示没有冲撞,但挡住了守门员最基本的活动路线,怎么办?是不是要等裁判判犯规?实际上,这个并不犯规,人家爱站那里站那里,又没侵犯你守门员。如果守门员上来推,反而是守门员犯规。怎么办呢?对于这种情况,最简单的后卫压上,造越位。

2。发角球的时候,为什么很少见到守门员出击?既然守门员在小禁区内有特权,谁撞谁犯规,守门员应该如入无人之境,总是出击才对,恰恰相反,守门员出击不多。这是因为,即便是在小禁区内,如果进攻队员已经站好位置或者在移动中陷于守门员到达莫个位置(和篮球一样),守门员也不能去撞人家,否则守门员犯规。

现在说一下这个规则。请注意一个关键词:“故意”。也就是说,进攻队员是冲人去而不是冲球去的时候。我再说一下,这条规则制定是为什么的吧。这条规则的制定是为了防止在发角球或类似任意球的时候,有进攻队员发球前干扰守门员,比如用肩扛住守门员。通常,进攻和防守队员用肩互相扛住是不犯规的,但是,对守门员就犯规了。这就是为什么要有这条的原因。这条规则不适合今天的争议进球。

现在再说一下日本这个球。当时,两个日本队员和澳大利亚守门员还有他们两个后卫同时(注意这个同时)起跳去争球,这时候守门员没拿到球,除了可以用手和普通队员的特权一样。如果不是同时,守门员先起跳而进攻队员没有起跳或后起跳,进攻队员犯规。这个球,守门员因为日本队员的起跳失去位置,没够到,属于出击失误。没够到以后,日本队员又可能是失去平衡后的非故意的推人动作,但对结果没有影响,可判可不判,不判显示了裁判的创造性,如果判了,显示裁判中规中距。

这样解释,不知道说清楚没有,足球不能光抱着规则看啊。

最后,裁判是很差,受到压力影响,日本后来那个点球没判。小日本输在了体力上了,后来腿都软了,怎么搞得,头晚av看多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