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的资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0 23:37:24
详细一点的,最好是虾的日常生活等
,

目前养殖的主要是南美白对虾(海水/淡水都可以),日本对虾(海),罗氏沼虾(淡)等等
  (一) 栖息习性:
  经济虾类及主要养殖种类大多栖息于海洋环境中,且多数分布于近岸浅海或河口地区以及红树林地带,只有部分种类分布于淡水水域。虾类多数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少数分布于温度较低的温带地区。
  a.虾多属底栖动物,虾栖息对底质要求各异:岩礁、泥底、沙底、水草或海藻等 。
  b.有群栖的习性。
  c.昼伏夜出——这既是虾的本能,又是避敌而免遭捕食的生存需要,还具有减少运动、蓄积能量的 生物学意义。
  潜伏:1.潜伏方式:伏底、潜底,隐匿,穴居
  2潜伏行为的调控:(1)正常――光调控
  (2)温度异常――过高,白天不潜入;过低,夜间也不离开
  (3)底质异常――底质理化性状影响潜伏,严重污染或底层缺氧时都不潜入
  (二) 摄食习性:
  绝大多数虾营底栖生活,自底质及底层水体中摄取食物。大多数虾为杂食者,或腐食者,少数为肉食者或植食者。
  1.摄食方式: 幼体——营浮游生活,摄食方式为滤食,即靠附肢划动水流,过滤取得食物。
  成体——营底栖生活,摄食方式为捕食,且有抱食的行为。
  2、觅食方式
  虾主要靠嗅觉和触觉觅食,视觉虽也起作用,但视觉距离很短。
  嗅觉 + 触觉 + 视觉―― -发现事物;圈养时有沿池边寻食的习性
  3.摄食强度:虾的健康状况;栖息环境的水质、底质条件;饵料的种类与质量
  自身的生理状况。e.g.蜕壳、性腺发育、不同的发育阶段
  4、摄食节律:
  幼体——昼夜不停地摄食,无节律。
  成体——摄食节律明显,存在昼夜摄食,高峰时段。
  典型昼伏夜出者 —— 仅在夜间摄食
  非典型昼伏夜出者——昼夜摄食,但夜间摄食量仍然大于白昼。
  5、对饵料的选择性
  1).存在选食现象:2).有些种类嗜食“腐肉”
  6、具有相互残杀的习性
  发生相互残杀的前提条件: 过度饥饿;种群密度过大;群体中有病弱者存在;发生异常蜕壳;存在病理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