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马克思主义是哲学史上的根本变革?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06:48:18
要用自己的话说

我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了解
劳动价值论中的“劳动”二字,即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劳动是价值的实体。这一点强调和认可了劳动在创造社会财富方面的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揭示和确认了劳动是人类存在、发展的动力和条件。它来源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来源于马克思对劳动大众的关切和重视,与他一贯的以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和终点的阶级立场和思想方法一脉相承。这是的劳动价值论的精华部分,又是马克思从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斯密、李嘉图那里继承来的,是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优秀遗产,是人们对社会财富之源泉苦心探讨的结果。
在人类经济思想发展史上,对什么是“财富”经历了一个曲折的探索过程: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人们生产出来的产品主要供自己消费,产品的具体的、直接的使用价值是财富的直接表现,人们既不追究“一般财富”的概念,也不存在一般的、普遍的、抽象的致富欲;在资本主义早期阶段,随着交换范围的扩大,随着人们对原始资本积累渴望的日趋增长,有了“抽象的”以货币为目的的致富欲的商人,开始把金银货币当作财富的象征,货币主义就是这种观念在理论上的反映;在这之后,又产生了分别把商业劳动、农业劳动、工业劳动作为创造财富的源泉的重商主义、重农主义和重工主义,他们虽然意识到了劳动在创造社会财富中所起的作用,但都不能从各种各样的具体劳动中抽象出“劳动一般”,因而想不到探究如何增长一国财富这样的问题;只有到了斯密,才第一次从形式多样、纷繁复杂的具体劳动中抽象出“劳动一般”这个范畴,并把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并以探求一国财富如何增长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开创了现代意义的真正的经济学。
马克思继承了斯密在“劳动一般”问题上的贡献,并且科学的阐释了这项研究之所以能在斯密这里取得重大进展的原因:这就是,人们之所以能够对任何种类的劳动予以同样看待,并且确立劳动在现代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并不是聪明的人脑对由各种具体劳动组成的“具体总体”进行了精神总结和归纳,而是因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劳动在现实中已经形成了的一个十分发达的“总体”。在社会经济运动过程中,任何一种劳动已不再是支配一切的劳动,个人很容易从一种劳动转到另一种劳动,特定种类的劳动对他们说来是只是偶然的形式,因而是无差别的。劳动已经不仅在范畴上,而且是在现实中成了创造财富的一般手段,而不再是与具有某种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