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关于“逼”的启示的文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5:03:50

燕子的启示:逼才是爱

拘束不是亲情,起码不是最好的亲情,放飞孩子,解放孩子,才是对他最大的好。所以,我们做父母的,也要约束自己对孩子的控制欲——有时候父母总说自己是为了儿女好,但其实仔细想来,他们满足的首先还是自己的控制欲。如果儿女在父母的羽翼下失去了飞翔的愿望,那么,为了他们的前途,就要拍打他们,把他们逼向天空。

1995年春天,我们所住的社科院家属楼上,飞来了两只燕子,它们在顶层的窗檐下搭起了巢,抚养起了自己的下一代。

这两只大燕子加四只小燕子的一家成了我们几户邻居的好伙伴,我也开始观察它们的活动。开始是大燕子觅食来喂小燕子,小燕子在窝里咿咿呀呀地叫着,大张着嘴巴吃。它们长得快极了,没过多久,小燕子就可以两只脚扒在窝边上,忽闪翅膀了。然后,它们就能从一扇窗户,飞到邻近的另外一扇窗户上去。春天快过的时候,小燕子要正式练习飞翔了:从我们所住的那栋楼,到对面的楼,有20米左右的距离。到这时候,它们的体格能明显看出谁大谁小,而老燕子就在孩子身后。第一只、第二只、第三只,都抖擞翅膀飞过去了,最后一只个子最小,显得非常胆怯,尽管老燕子一直吱吱呀呀地催促,它却很长时间都不肯离开自家的窗檐。于是,老燕子发火了,它甩动翅膀驱赶小燕子,甚至开始用嘴啄它,逼得它在窗檐上没有立足之地。这最后一只小燕子也飞起来了,但只飞了两三米,就又掉头回来,这边老燕子又叫又拍,看起来像是发火的样子。终于,小燕子再次鼓起翅膀,在空中划了一道并不怎么漂亮的弧线,成功地降落在对面的楼顶上。

后来,我们几户人家爱鸟护鸟的故事被发表在天津影响最大的报纸《今晚报》上,但让我真正感触良多的,却是这老燕子逼迫小燕子离家的一幕。逼才是爱,让孩子自立才是爱,而且越是弱者越是要逼它,否则孩子怎么能学会自立?这只最小的燕子能最终成功,一方面是它自己增加了勇气,另一方面,也是靠父母的督促。所以,对孩子要有紧迫感,他自己不愿轻易走出家的安乐窝,不去主动地剥离,他是成长不起来的。这是我从老燕子身上得到的启示。

对照我的家庭,郝丁的自立能力,与我的差距之所以这么大,原因并不在于我和他有多少不同,而在于做父母的态度。我的父母有四个孩子,父亲又常年在外,没有那么多精力顾及我们。而我们只有郝丁一个孩子,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