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中的恩斯主义是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22:11:50

是“凯恩斯主义”吧……

凯恩斯主义产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英国,在其他国家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类似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思想,成为当时经济学界的一种思潮。

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带来了沉重的打击,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已经过时,资本主义国家需要新的经济学说指导它们摆脱危机,凯恩斯主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之所以称“凯恩斯主义”,主要是因为凯恩斯在其《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一书中建立了“有效需求”的理论,对“福利国家”型的国家干预主义作了最为系统而有力的论证。其理论是针对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提出的,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对缓和与摆脱危机具有一定的作用。因此,在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期间,凯恩斯主义“得到迅速发展与传播,特别是其中的反危机理论,受到人们的极大重视”。“二战”结束后,各资本主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利用了凯恩斯主义,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空前的发展,促进了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使私人垄断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但凯恩斯主义并没有找到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因此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找到一个消除危机的有效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