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沙古镇资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12:58:39
资料!!!!!!!!!!!

东沙位于著名渔场岱衢洋沿岸,岱山岛的西北角,是一座百年古镇,是舟山群岛著名的渔港。自清至新中国建国初期为岱山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沙三面环山,一面濒海,原自西向东有一个半圆形海湾,镇区就坐落在这海湾东角的沙滩上,古称“东沙角”,镇名因此而得。

  东沙海岸边原有一座“海天一览亭”,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亭有一联“停桡欲访徐方士,隔水相招梅子真”。亭中原有一碑,镌刻着徐福来蓬莱仙岛寻找长生不老药的事迹。这一亭子虽已被毁,但在原址上树有一块遗址碑,足以见证东沙镇那深厚的历史底蕴。

  东沙建置可追溯到唐朝。五代时阿育王曾铸铁塔一千尊,藏于各地,吴越钱忠懿王派人送两尊铁塔藏于东沙山渚头的普明院中,可见其当时的影响。但因明清两代曾实行两次海禁,海岛一度荒芜,直至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起弛禁,各地渔民先后进入岱衢洋捕鱼,渐使东沙渔船云集。随着渔业的兴起,招来了四方居民和百作工匠,人口集居,日久成市。据《中国渔业史》载,东沙渔港形成于清康熙年间,之后,每逢渔汛,江苏、浙江、福建沿海诸省渔船集聚东沙,船以千计,人以万数。据记载,1917年渔汛,停泊在东沙洋面的渔船计有12601艘,渔民达8万多人,每到夜间,海面上排排渔船停泊达10多里路,100多只驳鱼船日夜运鱼,近海口50多具落地灶连夜烤网,各加工厂通宵加工鱼货,从海上到镇区,千万盏围灯象天上无数的星星。热闹的场面无可言喻。

  渔盐之利带动了渔镇的商贸发展。东沙也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商业贸易区。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一景“横街鱼市”。清朝文人王希程有首描写“横街鱼市”的诗“海滨生长足生涯,出水鲜鳞处处皆,才见喧阗朝市散,晚潮争集又横街。”可见当年横街鱼市的热闹景象。与鱼货买卖相伴随的是一批商号的诞生“严永顺米店”、“三阳泰南货”、“鼎和园香千”、“王茂兴老酒”、“高元春饼店”、“聚泰祥棉布”等,还有许多木材、柴炭、毛竹,铁器、绳索等商行。1933年,上海《申报》曾登过一则消息说:“东沙角一隅,居民三千,大小店铺四百余号,其商业密度实为罕见。”从中可见当年东沙商贸之发达。

  悠久的历史,繁荣的经贸,形成了东沙镇特有的文化底蕴与人文内涵,尤以建筑文化、宗教文化、食文化与民俗文化独具特色。

  朝着老街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