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和平交流是文化融合的重要方式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9:40:56
关于辩论会,正方是暴力冲撞是文化融合的重要方式.

【和平往来——两个世界关系的主流】 略。

  【暴力冲撞——两个世界交往的另一种基本方式】
  交往,这种人类不同群体、地区、民族、国家和文明之间接触与交流的历史形态是多种多样的。除了上述田园诗般的和平交往之外,在农耕、游牧两个世界之间,相互的敌对与劫掠、彼此的侵略和征服,也时有发生。这些暴力冲撞是人类接触与交往的又1种基本方式。和平交流与暴力冲撞构成了人类交往史中的二重奏。
  历史上,农耕世界的国家和民族,往往以上国或优秀民族而自居,蔑视周边游牧和半游牧民族,称其为“蛮”、“夷”、“戎”、“狄”、或“蛮族”、“野蛮人”。凭借强大的国力和完备的国家机器,文明大国常以绥靖边疆为由,或以武力掠取、征服游牧民族的土地;或置“藩属”,抚其民为“同盟者”和“羁縻”对象,征收贡赋方物,实行长期统治。公元前后,东方的秦汉帝国就曾对中国北部和西北部地区进行广泛的经略,西方的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对亚、欧、非广大地区也进行过大规模的征服战争。
  北方游牧、半游牧民族对先进的农耕世界也常伺机入侵,掳获财物,俘虏人口,以至焚毁城池,屠戮生灵。游牧世界虽在人口数量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上落后于农耕世界,但在某些关键性的技术方面,如金属冶炼和武器制造,并不落后于农耕世界。此外,游牧民族在军事技术上还拥有农耕国家所不具备的特殊优势,即以骑兵体现出来的较高军事机动能力。因而在两大世界的暴力对抗或冲撞中,特别是农耕国家陷于内部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和社会阶级之间的矛盾)严重之际,游牧民族往往占据相当大的优势,从而构成对南方富庶文明的强大军事压力。为了应付这种威胁,农耕国家不得不付出巨大的国力进行防御建设。秦汉中国在北方兴建的长城,罗马帝国在多瑙河、莱茵河之间,及不列颠中部所修筑的边墙就出自于这种战略考虑。

  【文明的扩展---交往的历史后果】
  长期的和平交流和骤然爆发的暴力冲突,导致了农耕、游牧两大世界之间闭塞格局逐渐被突破,推动了人类文明区域的不断扩展。
  就暴力冲突而言,人类文明拓展的实现方式有两种:一是先进农耕国家对落后游牧地区的经略和征服,前者不断地吞食后者,使文明区域的周边地带逐步地被纳入到文明世界的体系之中;二是,落后的游牧民族,在条件具备时,以暴力为开路手段,冲入农耕世界,而后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