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有一个智宏劳动力市场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5:39:56
中山有一个智宏劳动力市场吗?

当然有了,在张家边,

高校教师:有人月入3千有人日进3万

高校教师成为中国高收入者!这一来自国家税务总局的消息像巨石投河,在社会上激起了巨大的“浪花”。

什么样的收入算是“高收入”?“现在很难对高收入者制定一个明确标准。事实上,想摸清高收入者的准确收入并课税,比人们想象的要难得多。”财政部科学研究所税收室主任孙钢说。但如果一定要从技术上划定,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才能称之为高收入者。

“如果按照这个指标来衡量的话,可以说80%以上的高校教师不可能成为高收入者。”来自华南理工大学的青年教师夏侯君说,“要知道,高校教师当中,青年教师是占大多数的。”

但有另一种观点直指夏侯君的观点:“现在高校老师能够看得见的收入,其实只是全部收入的一小部分。要不然,就凭借他们账面上的收入,可以买那么好的房子,养那么好的车子?”

事实上,无论是反对还是赞成将高校教师界定为高收入者,只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而已。用中山大学税收与理财研究中心主任杨卫华的话来说:“高收入这个概念是相对的。不过,作为高级知识分子,高校教师这个整体是应该成为高收入群体的,这对一个成熟社会是非常重要的。”策划/窦丰昌文/记者苗晨波、刘志华

澄清:真正高收入的教师不到5%

广州省政协委员、华南理工大学原校长刘焕彬教授告诉记者:“高校教师当中真正的高收入者占高校教师的比例不到5%。”

刘焕彬表示,他不知道国家税务总局是根据什么标准来界定高收入行业和高收入个人的。但是,如果依据他以前了解到的标准(年收入在12万元以上)来看的话,华南理工大学的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助教当中,真正达到这一标准的人,占全校在职教师的比例可以肯定还不到2%。即使是把通过其他渠道获得收入的人算在内,他估计最高的比例也不到5%。而华南理工大学的教师工资水平以及对外活动能力在国内高校当中,还算是比较好的。

所以,刘焕彬对于国家税务总局将高校教师界定为高收入个人的做法表示异议:首先,从他掌握的情况来看,目前广州高校教师的收入平均水平,应该是与公务员一样或者稍微高一点;其次,教师的收入比公务员高一点,对于高校吸引人才是非常有利的。而如果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