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状触角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11:43:25
是昆虫的!!!
最好有代表昆虫
具体些!谢了!!!

昆虫的头部有两根像“天线”一样的须,叫做触角,形状各异,十分奇特。

由于昆虫种类、性别不同,它们触角的长短、粗细和形状各不相同,例如蝗虫的触角很短,螽斯的触角很长,呈线状;蝴蝶的触角细长而末端膨大,蛾的触角很短,呈羽状;雄蚊触角长有许多刚毛,呈毛丛状,而雌蚊则刚毛很少;天牛的触角比它的身体还长,金龟子的则很短小,呈棒状。最长的为新几内亚天牛的触角,长达20厘米。只有原尾目昆虫没有触角,双翅目、膜翅目幼虫的触角大多退化。

因此,触角也常作为识别昆虫种类、性别的重要特征。昆虫一般都有1对触角,所有的触角都生长在头部额区膜质的小坑枣触角窝中,有的位于复眼之前,有的位于复眼之间。触角一般分为3大节,连接触角窝基部的一节较短较粗,用来支撑上面两节的活动,形状和作用像树叶的叶柄一样,叫柄节。连接它上面的第2节较细而短,叫梗节。第3节更细,可分为许多小短节,由几个到几十个不等,但在同一种内一般有固定的数目,统称鞭节。

昆虫触角的种类大致可分为12种。

刚毛状:很短,基部1-2节较粗大,鞭纤细似鬃毛,如蝉、飞虱和蜻蜓等的触角。

丝状:除基部两节稍粗大外,鞭节由许多大小相似的小节相连成细丝状,向端部逐渐变细,如蝗虫、蟋蟀等的触角。

念珠状:鞭节各小节近似圆珠形,大小相似,如串珠状,如白蚁的触角。

锯齿状:鞭节各小节近似三角形,向一侧呈齿状突出,形如锯条,如锯天牛、叩头虫、芫菁等的触角。

栉齿状:鞭节各小节向一侧或两侧呈细枝状突出,形似梳子,如绿豆象雄虫、一些甲虫、蛾类雌虫的触角。

双栉齿状(羽毛状):鞭节各小节向两侧作细枝状突出,形似鸟羽,如毒蛾、樟蚕蛾和许多蛾类雄虫的触角。

膝状:柄节特长,梗节细小,鞭节各小节大小相似.并与柄节呈成膝状曲折相接,如蜜蜂的触角。

具芒状:很短,鞭节仅1节,但异常膨大,其上生有刚毛状触角芒,芒上有时还有很多细毛,如蝇类的触角。环毛状:鞭节各小节都具一圈细毛,愈接近基部的细毛愈长,如雄蚊的触角。

棍棒状(球杆状):基部各节细长如杆,端部数节逐渐膨大,整个形状似一根棒球杆,如蝶类的触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