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中国佛教中韦陀天尊的来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09:47:45
我查遍和佛教基础教材,没发现有这个人的来历。
其他国家的佛教里貌似都没有这么个人,只有佛经《韦陀经》倒是有的。

请问中国佛教里为什么会有韦陀天尊这个人?他的原型是谁啊?是否中国原创?

韦陀天尊,即韦驮菩萨,原是印度婆罗门教的天神,后来归化为佛教的护法天神。《大藏经》记载韦驮菩萨生于农历六月初三日,常在娑婆世界,拥三洲大法轮,一十八世为将军身,五十四世为宰相,造亭接众一百二十所,开井一百三十口,造僧袈裟及碧树钵八百万,设僧尼浴池,砌大路四十八条,造佛寺四十六所。每世造旃檀香佛一千尊,高丈六尺,每尊佛前造金宝塔一座,各高七尺;每世造《大藏经》一百藏。一十七世为真童身。
  相传释迦牟尼涅槃时,诸天和众王把佛陀火化后的舍利子分了,各自回去建塔供养。韦陀也分得一颗佛牙,正准备回天堂。一个捷疾鬼混水摸鱼,偷走一对佛牙舍利,撒腿就跑。韦陀奋起直追,刹那间将捷疾鬼抓获,夺回了佛舍利。诸天和众王纷纷夸奖韦陀能驱除邪魔外道、保护佛法。于是,韦陀被人们称为护法菩萨。

是印度过来的,他是佛的护法
韦驮
梵文:Veda。又名违驮天,本是婆罗门的天神,南方增长天王的八大神将之一。在中国寺院通常将之安置在天王大殿弥勒菩萨之后,面对着释迦牟尼佛像。传说佛涅盘时,有一捷疾鬼盗取佛牙一双,时韦驮天急追取还,故为护打法神将,世称韦驮菩萨,形像一般是童子面,身披甲胄,手持金刚杵。是『二十诸天』中第十二天。

1,韦驮,梵名Skanda ,巴利名Khanda 。又作塞建陀天、私建陀天、建陀天、违驮天。或称韦将军、韦天将军。本为婆罗门教之神,又称迦絺吉夜(梵Ka^rttikeya ,意译六面子)、鸠摩罗(梵Kuma^ra ,巴同,意译童子)、善梵(梵Subrahma^ ,巴同),原为战神,有六头十二臂,手执弓箭,骑孔雀。此神之崇拜最初流行于南印度,五世纪后传到北印度,被大乘佛教吸收而为伽蓝之守护神,为南方增长天八大将军之一,乃四天王下三十二将军之首。生而聪慧,早离尘欲,修清净梵行童真之业。受佛陀付嘱而镇护东西南三洲(东胜身洲、西牛货洲、南赡部洲)。世传佛陀涅盘时,捷疾鬼盗取佛牙一双,韦驮天乃急追取还,故为护法神将,世称韦驮菩萨,形像一般是童子面,身披甲胄,和掌,手持金刚杵。是『二十四诸天』中第十二天。
2,于我国,自唐初之道宣律师感得其像后,各处之伽蓝均设有其神像,安置于释迦佛像对面,正面对着大雄宝殿。有关其名称,金光明经卷三鬼神品称之为违驮天神,义净所译之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八则译作塞建陀天;又经轨中多称为塞建陀或建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