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丁《王牌之歌》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06 17:24:44
在九个漫长的夜晚,我伤痕累累,被吊在绞架上···
九个漫长的夜晚,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是九个夜晚?九个夜晚分别是什么??谢谢各位了。
你说的是什么呀 我怎么看不懂呢 什么京剧呀 好像没有关系吧

关于《菊坛经典——京剧大师著名唱段》的想法
池浚

--------------------------------------------------------------------------------

我是青年的京剧爱好者,喜欢收藏京剧音像资料,藏得多了,也就有了些想法,向各位请教。
从剧目、曲目的选择和编排中,我们就能学习到很多戏曲鉴赏的知识,学习到辨别精粗美恶的方法。我能从无言的编辑工作中,体会到编辑者对京剧的理解、用意和匠心独运!这也是是春秋笔法,让我们做后辈的收益良多呀!
但是有时不由得也会有一些不同的意见产生。以中唱上海公司1994年出版的六张CD装的《菊坛经典——京剧大师著名唱段》为例吧。我知道这套唱片的用意,是欣赏性的,尽量用好的音效,也努力争取青年观众。其优点、功绩有口皆碑,特别是新配的伴奏,是个大胆的尝试!
我只想谈谈曲目的选择。不选谭鑫培先生,我想跟旦角里不选陈德霖先生一样,一是出于唱片音响质量,二是出于欣赏习惯考虑,可以理解。
老生篇:马7、周6、杨5、余4、言2、谭2、李2、高1,从比例上来看,马的分量最重。我个人认为,单从京剧声腔艺术而言,马不是最出色的,选了这么多,难免会造成误解,特别是青年听众。比如《空城计》,谁都知道,这是谭派名剧,余先生也有唱片存世,堪称经典。可这里选的是马先生的,马先生一生演出《空城计》的场次并不多,远不及小谭先生,是不是可以说并不具有代表性?
再如周先生,他的更大成就在表演,唱片上选的是否也比例过高呢?杨先生是声腔大师,可有的作品,比如《大保国》就不那么合适了,这一段是以杨宝忠先生的快弓胡琴为特色,唱腔本身并不见长,但是配了新的伴奏,虽说尤继舜先生的胡琴出神入化,但杨先生的胡琴被盖掉了,这段也就从某种程度上,失去了意义。
言派、高派来讲,只有一两段似乎弱了些,与他们在京剧史上的地位似乎不太不相称。四大须生中的奚啸伯先生,在声腔上有独到之处,还有李和曾先生,都应有一席之地呀。
旦角篇,张君秋先生在总共30段中占了7段,虽说比例不算太高,可比起尚小云先生的3又1/4段来说,稍嫌多了一点了。我的感觉是,限制在梅尚程荀张五人身上是否有失狭隘?比如,黄桂秋先生,独树一帜,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