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一些描写人物性格,特点的中文词汇。越全越好哦!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0 22:02:48

人物、描写、文笔的简析

主流文学理论中,人物理论是个重点。有关论述已经车载斗量了。在这里,我想给职业作者介绍一些经验,怎么才能用人物来吸引读者。

首先,你要知道自己的目标读者,并且要在主要人物,最好是主人公身上寄托着他们的梦想。这是往好里说。用一个流行词,就是满足人们"意淫"的需要:自己办不来的事,自己得不到的东西,看到和自己地位相似的小说、影视作品主人公办到了,搞定了,能够形成虚幻的满足感。这招千古不变,屡试不爽!

其次,一定要让读者形成"主队意识"。大家看体育比赛,总要选择有一个主队。完全没有主队可以支持的比赛,大家一定没什么兴趣。主人公一般就是作者强加给读者的"主队"。如果这个主队不吸引人,大家对他在生活中的赢与输并不在意,那作品就很容易失败。在许多小说里,主人公其实只是个事件的参与者,叙述者。不是发起人,不是决定性力量。人们对他的命运不担心。这是这些小说缺乏吸引力的关系。

再次,你要让主人公的性格有几次变化,命运有几次起伏。从头到尾性格固定的主人公,从头到尾不变的社会地位,也会让读者产生厌倦感。

除了主人公,一部小说里还有重要人物、次要人物、过场人物之别。重要人物不可缺少。缺了他们,可能改变了他们在书中的位置,整个故事就会不同。重要人物往往性格也很鲜明,有的时候不免喧宾夺主。这在金庸的小说里经常可以遇到。比如性格苍白的张无忌,袁承志,围绕在他们周围的人反而更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重要人物比主人公更突出,主要是小说设计上的问题。一部长篇,作者可能一开始很重视主人公,写着写着,笔黑就偏向自己喜爱的其他人物了。主人公成了单纯的故事线索。

次要人物可多可少。但加上了可以丰富小说的内容。许多初学者纳闷,职业作者怎么可以把一个故事写得那么长。次要人物多是其中的一个秘诀。

过场人物可有可无。设置过场人物的意义是为了使小说的背景更完整。把他们删除也不影响小说的情节进程。比如,武侠小说里介绍一个武林门派,把几代世系,或者在世的十几个高手都介绍出来。但在后面的故事里,有许多人根本不出场。再比如,战争小说里介绍一次战争中的敌我双方,把主将领列举一下。但其中有的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