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化、全球化、国际化的区别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3:37:51
就经济方面来研究区域化、全球化、国际化的区别,以及区域化对全球化来说,有何利弊?

1、概念:经济区域化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地理相邻的国家建立经贸合作组织,通过契约或协定,促使资本、技术、劳动、信息、劳务和商品的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的动态过程。同时也是国家间在经济上进行不同程度的联合或合作,在特定领域内实现跨国性的统一过程。

2、形成原因:① 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发展趋势,为经济区域化奠定了基础。②各国之间围绕综合国力的较量日趋激烈。③ 国际经济贸易领域的竞争加剧。各个地区的经济大国为了加强实力,提高自己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都不失时机地推进区域经济合作。④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打破国界限制,消除内部的分歧和障碍,加速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提高经济效益和促进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

3、发展阶段:区域经济集团化在50年代是初创时期,60年代至70年代是发展时期,80年代是较高层次时期,90年代出现北美、欧盟、亚太三足鼎立的局面。

4、当今世界影响最大的区域经济组织: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等。

5、本质:经济全球化的产物

6、影响:正面影响:① 推动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② 进一步推动贸易自由化,有利于形成以各个区域经济组织为主体的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和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③ 从整体上看,也促进着世界经济中的依赖关系。负面影响:① 具有排他性,不利于商品、资金、技术和服务在区域集团间的流动。② 加剧了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③ 世界经济生活将面临严峻的挑战。④ 国家主权概念受到冲击。

二、经济全球化

1、概念:

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因此,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利用科技进步,借自由化之名,行控制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