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的理解,边塞的认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07:06:36
空旷的田野,激越的号角.[不少于4个]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
  但使:若使。
  龙城:匈奴祭天处。址近蒙古国鄂尔浑河。
  飞将:指汉名将李广。匈奴人称他“飞将军”。 阴山:在今内蒙古中部。

  【简析】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塞下曲·其一

  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①客,皆向沙场老。
  莫学游侠儿②,矜③夸紫骝好。

  【注释】
  ①幽并:幽州和并州,今河北、山西和陕西一部分。
  ②游侠儿:指恃武勇、逞意气而轻视性命的人。
  ③矜:自鸣不凡。

  【简析】
  这首乐府歌曲是写非战的。诗由征戍边塞庶几不回,而告诫少年莫夸武力,抒发非战之情。写边塞秋景,无限萧煞悲凉,写戍边征人,寄寓深切同情;劝世上少年、声声实在,句句真情。“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与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可谓英雄所见,异曲同工,感人至深。 》 作者: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从来幽并客,皆向沙场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塞下曲·其二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①见临洮②。
  昔日长城战,咸③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注释】
  ①黯黯:同“暗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