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昭君出塞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09:12:49
汗恩自浅胡自深, 汗恩 ,胡 什么意思

含情欲说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他不是有韩邪单于吗 他死后又改嫁了 为什么还说是无人倾诉

黄金杆拨春风乎,弹看飞鸿劝胡酒。

不解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这是描写她出塞前的情景吗
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汉 胡 分别是
汉元帝 和韩邪单于吗
汉元帝自浅?? 何解

人生乐在相知心

与谁相知了?

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我是这样理解的:
汉恩浅:昭君因毛延寿丑化其画像,多年不得天子恩宠,寂寞深宫。
胡自深:呼韩邪单于对昭君一直很尊重,后又将她立为正室。
含情:最好不理解为爱情,这应该是她对故国的思念之情,因为处在匈奴的环境里,想说也找不到人述说。只能弹着汉民族的传统乐器琵琶了。
黄金杆拨春风乎:就是在拨动琵琶的琴弦,弹琴呢。
弹看飞鸿劝胡酒:一边弹,一边看着天边的大雁,喝着匈奴的酒。因为大雁是每年南飞的,可以回归,和昭君自己形成对比。
汉宫侍女就是昭君,沙上行人大概指她死后,行人路过她在塞外的冢。
相知心,大概指她与单于之间的感情。
相传塞外草是白的,惟有昭君墓上的草是青的,称青冢。可叹青冢现在已经被草淹没不在了。只有昭君思乡弹的琵琶曲好像流传至今。

理解昭君,最好不要流于她和两个男人的感情,因为这样理解的昭君本来就不是历史上真正的她了。她的感情更多的大概是关乎民族国家的。

他不是有韩邪单于吗 他死后又改嫁了 为什么还说是无人倾诉

不过是被当作一件物品被赠于他人
无人倾诉也正常

谁和谁有感情,不过是文人瞎编的

关于昭君出塞的使命,有人说:“昭君当时处于,在汉朝方面,社会矛盾重重,农民起义已经开始,人民要求和平;在匈奴方面,五单于争立,内部不团结,加之灾害发生,各族的进攻,也是矛盾重重,人民也要求和平。因此,当时汉匈不能不和平,这次和平是通过和亲的方式实现的。”这样说法,容易使人发生误会,以为昭君出塞前,汉匈之间还没有实现和平,直到昭君出塞时和平才开始实现,因而好象昭君出塞的使命是去实现汉匈之间尚未实现的和平。还有人说:昭君出塞,“寄托在她身上的政治使命,是恢复中断了二百多年的汉与匈奴之间的友好关系。”这也同样容易使人发生误会,以为昭君出塞前汉匈之间还没有友好,直到昭君出塞时才恢复了友好的关系。事实上,汉匈之间之由战争转为和平,由敌对转为友好,早在昭君出塞前十八年 (公元前51年)即已实现。及至昭君出塞时,连远走西方与汉敌对的匈奴贵族残余势力--郅支,也已经被消灭了。特别是呼韩邪与汉的关系,不仅早在昭君出塞前十八年已经和好无间,而且昭君出塞前十年还有了进一步的加强。史载公元前43年 (元帝永光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