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服装文化的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11:19:07
1、孔子服饰观的核心是( )。
A、礼 B、质 C、文

2.我国最早改穿西装,对服饰改革产生深远影响的是( )。
A、19世纪留美学生 B、20世纪留日学生 C、20世纪留欧学生

3.20世纪( )年代,旗袍逐步进行改革,成为中国女性的经典服装。
A、20 B、30 C、40

4.20世纪末,中山装和旗袍均已演变成中国现代民族服装的代表作。
A、正确 B、错误
请了解的人帮帮我,不胜感激!

1,B,孔子提倡质胜于文。
2,A,在辛亥革命前,就有很多人穿西装了。
3,A,旗袍就是旗人,也就是满洲人的传统服饰。那时候满清被推翻,很多满洲女人为了谋生进了青楼,从而引起了旗袍的流行。
4,B,错误。两者都只是风行一时,并没有被广大中国人民接受。现在还有哪个人穿这些东西,都被当作大脑有问题的人。

中山装 和旗袍都是 时装
1A
2B
3B
4B
孔子服饰观核心在 礼 没有什么争议。
对中国服饰西化影响最大的就是日本。如中山装 影响中国男人80年,当然现在已经退出时代了。
旗袍是30年代的上海流行起来的时装。新中国后没有几年就没有人穿了,改革后才重新有人穿。流行总是这样循环。
30年代旗袍逐步进行改革,成为中国部分女性的流行服装。农村妇女是除外的。但在部分砖家眼里,追求流行的部分中国女人成了中国人的代表了,可笑。
4是不正确的。大街上有人穿中山装吗?没有。旗袍呢? 也很少,它对身材的要太高了。所以肯定是错误的。只是部分“砖家”愣要树立中国现代民族服装典型,昧着良心胡说罢了。

可能楼主就是学这个专业的
在下我也就只能跟风作个不学无术者,也滥竽充数一下了

1.A
《荀子·子道篇》中记述这样一件事
“子路盛服以见孔子,孔子曰:‘由,是裙裾何也?……今女衣服既盛,颜色充盈,天下且孰肯谏女矣?由!’子路趋而出,改服而入,盖犹若也。孔子曰‘志之,吾语女。奋于言者华,奋于行者伐,色知而有能者,小人也。’”

孔子意思是:你的衣服华丽,又满脸得意的神色,天下有谁肯向你提意见呢?于是子路起身出去换了一身合适的衣服回来,人也显得谦和了。就此,孔子给子路讲了一番道理。

儒家强调“中庸”,孔子以为服饰要合乎“礼”的要求,只有着装适度才能体现出社会制度的有序和本人的综合修养,也才能符合社会规范。

文与质都是次,适度才和“礼”

2 C

最早该穿西服的,应该是19世纪的留学生,但是当时中国最早赴美留学的幼童于1881年被清廷下令撤回,穿西服是一大罪状。

服装西化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