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我解决名言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15:15:48
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 萧楚女
谁能告诉我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告诉我们的是什么道理?拜托各位了,我的老师弄了一个这样的句子,我不懂,我还想呢:还在读小学就要学那么深,希望大家能告诉我,好吗?
我需要这句名言的意思是什么?并且知道她告诉我们的是什么道理?

一个人活着就要光明磊落,从开始到结束都是一样.

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58 更新时间:2006-8-23

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萧楚女

萧楚女简介

萧楚女,原名萧秋,字树烈、楚女。1893年4月生于湖北汉阳鹦鹉洲。他青少年时飘泊四海,当过跑堂、小贩、报童、学徒、士兵,与最贫苦的下层劳动人民在一起,历尽人间坎坷,也因此在社会这个大学校中经受磨炼,追求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理论家、教育家和无产阶级革命家。

萧楚女早年在颠沛流离、极端困苦的生活中,坚持勤奋自学,经常练习写文章,稍后在武汉的第一镇新军中当兵,受到革命党人的影响,参加了辛亥起义。1915年后,萧楚女与从日本留学归国具有民主主义思想倾向的刘泥清一起创办了《崇德报》,萧楚女担任主笔。他充分运用长期刻苦自学的知识,以“楚女”为笔名,撰写评论,纵议天下大事,并经常撰稿投寄各报。他的文笔生动流畅,才气横溢,很受读者欢迎。

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后,萧楚女积极为《大汉报》撰文,报道武汉各界群众的爱国壮举。随着五四运动的深入发展,恽代英在武昌创办了利群书社,传播马克思主义,萧楚女也积极参加了该社的活动,和恽代英成为挚友。1920年萧楚女在湖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担任国文、物理、哲学等课程教员时,已开始试图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讲授课程,并在学校中传播新文化,反对封建礼教,使学校弥浸了前所未有的清新空气。

1923年6月,萧楚女任重庆《新蜀报》主笔,他用社论和时评对反动的意识形态进行深刻揭露和无情鞭笞,在青年学生中产生很大影响。

1924年4月底,团中央调萧楚女到上海工作,担任团中央机关刊物《中国青年》周刊编辑。他到上海后住在法租界淡水路朱衣里4号,积极协助恽代英编辑《中国青年》,并在该刊及《向导》、《学生杂志》等刊物上发表了许多文章。在这些文章中,他批判了当时所泛起的复古主义、实业主义等错误思潮,引导青年学习马克思主义,走和工农相结合的道路,研究现实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