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年前是一家的说法从何而来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12:03:52
老是听到说同姓的500年前是一家。到底这个说法从何而来又有何依据呢?

这个说法上个世纪出就有了,再往前推500年大约是明朝初年。明初刚刚经历了战乱和灾荒,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人口急剧减少,为了维护明王朝的统治,恢复生产,明廷决定从山西往山东、河北、河南等地移民。比较有名的是山西洪洞县北的大槐树。。“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数百年来这首民谣在京津冀鲁豫及江淮地区广为传唱,妇乳皆知。在洪洞县的古大槐树处,无论冰雪寒冬,还是盛夏酷暑,都有络绎不绝的远方游子,前来寻根祭祖,有的虔诚拜祭,有的留诗提词,有的捐款捐物。惜别之际,如同他们的祖先一样盘桓再三,频频回首,不忍离去。久而久之,在洪洞县古大槐处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寻根文化。一株苍老的古槐,成了华夏千万儿女的血脉之源,始发之根。

中国人有句人俗语,两人相见,若互通姓名,如同姓即随口而出:“五百年前是一家。”这个典故应从明初洪洞大槐树移民谈起。明朝初年,为了恢复因战乱灾荒而荒芜了的中原广大地区的经济,明政府下令在山西洪洞大槐树下集中移民,从明初到清朝末年民国初年,时间为500年左右,大槐树移民后裔已遍及神州大地,人们相见互问老家,都会说:“啊!洪洞老乡。”再问及:“老乡贵姓?”若回答为同姓,问者就会说“啊!五百年前是一家。”同姓相见,五百年前是一家。这句俗定成语,也就一直沿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