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过琴书润,风来翰墨香”好还是“雨过琴书润,云来翰墨香”好?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08:50:52

雨过琴书润 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对联
云来翰墨香

白鹿洞书院为宋代四大书院之一。位于庐山五老峰南麓后屏山下,西有左翼山。南有卓尔山。三山环合,一水(贯道溪)中流无市井之喧,有泉石之胜。
唐贞元元年(七八五年)洛阳人李渤、李涉兄弟隐居庐山,养白鹿自娱,人称白鹿先生。后李为江州刺史,于隐居旧址建台,引流植花。号为白鹿洞。其实并没有洞,只是因为四周青山怀抱,貌如洞状而已。唐末兵乱,高雅之士来此读书。唐南开元年间,李善道以及朱弼等人在此置田聚徒讲学,称为“庐山园学”。
宋初扩建书院,与睢阳、石鼓、岳麓并称四大书院。南宋时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朱熹受命知南康军,到白鹿洞书院察看遗址,请孝宗批准,筹款建屋,征集图书,聘请名师、广集生徒,亲任洞主,亲自讲学,并制定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等五条教规,即有名的《白鹿洞书院揭示》。
至此,白鹿洞书院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誉为“海内书院第一”。自宋至清的七百年间,白鹿洞书院一直是我国宋、明理学的中心学府,陆象山、王阳明等都曾在此讲学。书院展阁巍峨,亭榭错落,师生云集,俨如学城。今日白鹿洞书院形成了以礼对殿为中心。
由明伦堂、文会堂、御书阁、朱子阁、思贤台、状元桥、门楼、牌坊、碑郡等众多殿组成的古建筑群,与周围的山川环境融为一体。白鹿洞书院的自然风光极为毓秀,四山环合,古木苍穹,水古桥,别有洞天,现已成为文化旅游佳境,《庐山恋》、《红楼梦》、《聊斋》、《郑和》等影视片,都从不同角度摄取了书院的风采。

雨过琴书润
云来翰墨香

这个比较工整,
而且还有些飘逸的感觉!

雨过琴书润,风来翰墨香.很有意境啊,不过有一点,墨是可以香的,书怎么润呢?建议改成:雨过琴匣润,风来翰墨香.只是个人意见,见笑了!!!!!!

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出处..
不过偶个人感觉"风"比"云"好
有空气流通才能带来嗅觉上的感知嘛..

“雨”对“风”也好(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而且“应景”,雨可以滋润琴书、风吹翰墨得以闻香;
但“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