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和下西洋按了之后一直更新用不成该怎么办?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0:42:38
再官网下的,下补丁也用不成

郑和其人 郑和 1371 1433年 原姓马,名和,字三宝,出生在云南省昆阳州 今昆明市晋宁县 宝山乡和代村一个回族家庭,祖先来自西域布哈拉 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布哈拉 。元初杰出政治家咸阳王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儿是郑和的六世祖。郑家在当地很受人们的尊敬。郑和19岁时,被挑选送到北京的燕王府服役,从此追随雄心勃勃的燕王朱棣身边,逐渐得到朱棣的信任。尤其是1399 1402年,朱棣为和他的侄子建文帝争夺皇位,进行了“靖难之役”,郑和立下功劳,帮助朱棣登上皇位。郑和被提升为内官监太监。1404年,永乐二年正月初一,朱棣为表彰郑和的功绩,亲笔赐姓“郑”,从此更名郑和,史称“三宝太监”。郑和在第七次下西洋时,因劳累过度于宣德八年 1433年 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里逝世。

  郑和是中国历史上对外交往的一位杰出人物,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和世界航海史上一个重要事件,他也被国际上公认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左图雕像位于福建永乐郑和广场。)

  郑和率领的庞大船队由大小船只百余艘,人员27800余人组成。从明永乐三年 1405年 至宣德八年 1433年 ,七次下西洋,历时28年,远航至东南亚、印度洋,最远到达红海与非洲东海岸,遍访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航程之远、历时之久、船舶数量之多、吨位之大、船员之众多、组织之严密、造船和航海技术之先进,均是当时世界之最,为中外航海史之壮举,远在欧洲人所谓“地理大发现”的大航海之先。

  第一次 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 1405年7月11日 ,明成祖朱棣下旨,令郑和组织船队下西洋。他与王景弘率领船队,从南京龙江港起航,经江苏太仓刘家河编队集结出海,驶向福建长乐县太平港驻泊,等候东北季风到来。冬天,郑和率船队从福建闽江口五虎门出洋远航,经南中国海域,首先到达占城 今越南归仁 ,然后到爪哇 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 、满刺加 今马来西亚马六甲 、旧港、阿鲁、苏门答刺、南巫里 以上四地均在今印尼苏门答腊岛上 。从南巫里进入印度洋到达锡兰山 今斯里兰卡 然后到达小葛兰 今印度奎隆 、柯枝 今印度科钦 、古里 今印度卡利卡特 。郑和在古里立碑纪念,碑文说 “其国去中国十万余里,民物咸若,熙皓同风,刻石于兹,永昭万世。”这是郑和在国外建立最早的一块碑。郑和船队于永乐五年九月初二 1407年10月2日 回